《兽医微生物及免疫》简介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这本书是由.廖勤丰,郑敏,罗永莉主编创作的,《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共有62章节
1
编委会
主 编 廖勤丰 郑 敏 罗永莉 副主编 何 航 李文娟 徐茂森 陈亚强 王 敬 李龙娇 万 向 彭津津 参 编 (排名不分先后) 骆世军 罗培清...
2
前 言
Preface 本书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畜牧兽医专业疫病防控相关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结合本课程特点和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尊重学...
3
目录
编委会 前 言 绪论 微生物概述 一、微生物概念、分类及特点 二、微生物学发展过程 (一)形态学时期 (二)生理学及免疫学时期 (三)近代及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 ...
4
绪论 微生物概述
【学习目标】 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了解微生物学发展史及其代表科学家。 3.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在生产中的作用。...
5
一、微生物概念、分类及特点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个体微小(一般<0.1 mm)、结构简单,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根据其...
6
二、微生物学发展过程
人类真正看到微生物之前,实际上已经猜想或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已经认识到微生物的存在,并在生产中应用它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考古学推测,4 00...
7
(一)形态学时期
16 世纪显微镜开始出现。1683 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可放大200 倍以上的显微镜,首次观察到微生物。1695 年,他将过去所观察到的微生物绘图并公之于世...
8
(二)生理学及免疫学时期
1870—1920 年,微生物已经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在理论上、技术上、生产上都取得了不少成果。在这个阶段,巴斯德作出历史性的贡献。1857 年他利用曲颈瓶...
9
(三)近代及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
进入20 世纪,微生物学在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核酸和蛋白质分子的深入研究,揭开了生物遗传的奥...
10
【思考与练习】
1.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2.什么是病原微生物? 3.微生物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11
项目一 细菌的鉴别诊断
【学习目标】 1.了解细菌基本形态和结构。 2.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3.了解细菌的生长方式与生长曲线,掌握细菌的分离培养。 4.掌握微生物的消毒、灭菌及实验...
12
任务一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是原核生物界中的一大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的个体微小,形态与结构简单。广义的细菌除细菌外,还包括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及放线菌等。细菌在一定的环境...
13
实训1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能使用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二、仪器及材料 显微镜、香柏油、乙醇乙醚(乙醇与乙醚的比例为3∶7)、 擦镜纸、细菌染色标本。 三、方...
14
实训2 细菌标本片的制备与染色
一、目的要求 能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细菌标本片的制备,学会细菌的常规染色。 二、仪器及材料 酒精灯、接种环、载玻片、盖玻片、染色缸、染色架、吸水纸、洗瓶、显微镜、...
15
任务二 细菌的生理
细菌与其他生物一样,能进行复杂的新陈代谢,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用以合成菌体本身的成分或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排出代谢产物。不同细菌在其生理活动的过程中呈现某...
16
实训3 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玻璃器皿的准备
一、目的要求 熟悉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及规格,掌握动物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和灭菌方法。 二、仪器及材料 干热灭菌箱、试管、吸管、培养皿、三角烧瓶、烧杯、...
17
实训4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一、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学会制备常用培养基。 二、仪器及材料 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净台、烧杯、试管、量筒、培养皿、天平、玻璃棒、纱布、牛肉浸膏、蛋...
18
实训5 细菌的分离培养
一、目的要求 掌握细菌的分离培养、纯化的方法,观察细菌的培养特性。 二、仪器及材料 恒温培养箱、病料或细菌培养物、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各种细菌培养基等。 三...
19
实训6 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试验加深对细菌生化反应原理和意义的理解,掌握常规细菌生化试验操作方法。 二、仪器及材料 各种微量发酵管、 蛋白胨水溶液、葡萄糖蛋白胨水溶液、...
20
任务三 消毒、灭菌与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在兽医学及工农业生产实践中,常采用多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抑制或杀灭物体上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或所有微生物,以切断传播途径,从而控制或消灭传染病,抑制畜禽产...
21
实训7 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温度、紫外线、pH 值及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影响。 (2)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及培养基的制备。 二、基本原理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与周围环境有密切...
22
实训8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一、目的要求 (1)理解生物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2)掌握抗生素体外抗菌试验试纸片法的操作程序和结果判定方法。 (3)掌握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方法及意义。 二、...
23
任务四 细菌的致病性及实验室诊断
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是针对宿主而言的,有的仅对人致病,如霍乱弧菌;有的则仅对某些动物致病,如雏沙门...
24
实训9 病料的采集、保存和运送
一、目的 (1)认识病料采集、包装和运送的意义。 (2)掌握病料采集、包装和运送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步骤。 二、基本原理 从所取病料中准确地分离出病原是诊断疫病最可...
25
任务五 主要动物病原细菌
一、猪的常见病原菌 (一)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内正常寄生菌,能产生大肠杆菌素,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对机体有利。但在一定条件下,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肠...
26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细菌、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细菌的呼吸、热原质、生长曲线。 2.何谓灭菌、消毒、防腐? 举例比较它们的异同。 3.试述影响微生物的主要物理因素及...
27
项目二 病毒的鉴别诊断
【学习目标】 1.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掌握病毒的复制过程和病毒培养的方法。 3.掌握干扰现象和干扰素,以及干扰素的实际意义。 4.掌握病毒病的实验室...
28
任务一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一)病毒的大小 成熟的具有侵染能力的病毒个体称为病毒粒子。病毒粒子的大小以纳米(nm)来计量。各种病毒的大小相差悬殊,一般分为大、中、小...
29
任务二 病毒的增殖和培养
病毒具有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和释放等步骤。特异性吸附是病毒表面的分子与细胞的受体结合的结果,血凝作用的本质也是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结合。穿...
30
任务三 病毒的致病性及实验室诊断
一、病毒的致病性 (一)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1.干扰宿主细胞的功能 (1)抑制或干扰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大多数杀伤性病毒所转译的早期蛋白质可抑制宿主细胞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