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6 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

实训6 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试验加深对细菌生化反应原理和意义的理解,掌握常规细菌生化试验操作方法。

二、仪器及材料

各种微量发酵管、 蛋白胨水溶液、葡萄糖蛋白胨水溶液、对位二氨基苯甲醛、无水乙醇、戊醇(或异戊醇)、乙醚、浓盐酸、甲基红、蒸馏水、菌种。

三、方法与步骤

1.糖类发酵(分解)试验

原理:细菌含有分解不同糖(醇、苷)类的酶,因而分解各种糖(醇、苷)类的能力也不一样。有些细菌分解某些糖(醇、苷)产酸(符号: +)、产气(符号:○),培养基由蓝变黄(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由蓝遇酸变黄的结果),并有气泡;有些产酸,仅培养基变黄;有些不分解糖类(符号:-),培养基仍为蓝色。

试验时,将细菌无菌操作接种于糖发酵培养基中,于37 ℃培养24~48 h 观察,结果有3种:

有的只产酸( +),有的产气产酸(⊕),有的不发酵( -)。

2.VP 试验(二乙酰试验)

原理:某些细菌能分解葡萄糖,分解过程为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2, 3-丁烯二醇,在有碱存在时氧化成二乙酰,二乙酰和胨中的胍基化合物起作用,产生粉红色的化合物。

试验时,将被检细菌接种于0.5%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于35~37 ℃培养48 h,于2 mL培养物中加入甲液1 mL 和乙液0.4 mL,摇振混合。

试验时,强阳性者约于5 min 后,可产生粉红色反应(长时间无反应,置室温过夜),次日不变者为阴性。

3.甲基红(MR)试验

原理: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丙酮酸,有的甚至进一步被分解为甲酸、乙酸、乳酸等,而不是生成VP 试验中的二乙酰,从而使培养基的pH 值下降至4.5 或以下(VP 试验的培养物pH 值常在4.5 以上),故加入甲基红试剂呈红色。

试验时,接种细菌于培养液中,37 ℃培养4 天后,于培养物中加入几滴试剂,变红色者为阳性反应。

4.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原理:当细菌利用铵盐作为唯一氮源,并利用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碳源时,可在枸橼酸盐培养基上生长,生成碳酸钠,并同时利用铵盐生成氢,使培养基呈碱性。

试验时,取菌接种于柠檬酸盐琼脂培养基斜面上,于37 ℃培养4 天,培养基变为蓝色,则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5.吲哚试验

原理:细菌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质),经与试剂中的对位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

试验时,取细菌接种于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7 ℃培养2~3 天,沿着试管壁加入吲哚试剂2 mL,如能形成玫瑰吲哚,则为阳性反应,不变色为阴性反应。

6.硫化氢试验

原理:有些细菌能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生硫化氢(H2S),H2S 会使培养基中的醋酸铅或氯化铁形成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铁。

试验时,用接种针取细菌穿刺与含有醋酸铅或硫酸亚铁的琼脂培养基中,37 ℃培养4天,凡沿穿刺线或穿刺线周围变为黑色者为阳性,不变色者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