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13 真菌的形态观察与检疫技术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并观察其形态特征。
(2)掌握常用的霉菌制片方法。
二、仪器及材料
曲霉、青霉、根霉、毛霉、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20%甘油、查氏培养基平板、马铃薯培养基、无菌吸管、载玻片、盖玻片、U 形棒、解剖刀、玻璃纸、滤纸等。
三、方法与步骤
1.一般观察法
于洁净载玻片上,滴1 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解剖针从霉菌菌落的边缘处取小量带有孢子的菌丝置染色液中,再细心地将菌丝挑散开,然后小心地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倍镜。
2.载玻片观察法
(1)将略小于培养皿底内径的滤纸放入皿内,再放上“U”形玻棒,其上放一个洁净的载玻片,然后将两个盖玻片分别斜立在载玻片的两端,盖上皿盖,把数套(根据需要而定)如此装置的培养皿叠起,包扎好,用1.05 kg/cm2 121.3 ℃灭菌20 min 或干热灭菌,备用。
(2)将6~7 mL 灭菌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倒入直径为9 cm 的灭菌平皿中,待凝固后,用无菌解剖刀切成0.5~1 cm2 的琼脂块,用刀尖铲起琼脂块放在已灭菌的培养皿内的载玻片上,每片上放置2 块。
(3)用灭菌的尖细接种针或装有柄的缝衣针,取(肉眼方能看见的)一点霉菌孢子,轻轻点在琼脂块的边缘上,用无菌镊子夹着立在载玻片旁的盖玻片盖在琼脂块上,再盖上皿盖。
(4)在培养皿的滤纸上,加无菌的20%甘油数毫升,至滤纸湿润即可停加。将培养皿置28 ℃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载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3.玻璃纸透析培养观察法
(1)向霉菌斜面试管中加入5 mL 无菌水,洗下孢子,制成孢子悬液。
(2)用无菌镊子将已灭菌的、直径与培养皿相同的圆形玻璃纸覆盖于查氏培养基平板上。
(3)用1 mL 无菌吸管吸取0.2 mL 孢子悬液于上述玻璃纸平板上,并用无菌玻璃刮棒涂抹均匀。
(4)置28 ℃温室培养48 h 后,取出培养皿,打开皿盖,用镊子将玻璃纸与培养基分开,再用剪刀剪取一小片玻璃纸置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