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四 螺旋体
螺旋体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运动活泼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全长3~500 μm,具有细菌细胞的所有内部结构。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含活菌的新鲜标本,可看到运动活泼的螺旋体。运动有3 种类型:绕螺旋体的长轴迅速转动、细胞屈曲运动以及沿着螺旋形或盘旋的线路移动。横断分裂繁殖,化能异养,好氧、兼性厌氧或厌氧,自由生活、共栖或寄生,有些种是致病菌。
在生物学上的位置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它与细菌的相似之处是:具有与细菌相似的细胞壁,内含脂多糖和胞壁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无定型核(属原核型细胞),对抗生素敏感;与原虫的相似之处有:体态柔软,胞壁与胞膜之间绕有弹性轴丝,借助它的屈曲和收缩能活泼运动,易被胆汁或胆盐溶解。
螺旋体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和动物体内,分以下5 个属(图3.13):螺旋体属、脊螺旋体属、疏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细螺旋体属(又称钩端螺旋体)。螺旋体广泛存在于水生环境,也有许多分布在人和动物体内。大部分营腐生生活,无致病性,只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如猪痢疾密螺旋体、兔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

图3.13 螺旋体
(1)螺旋体属。长5~500 μm,宽0.2~0.75 μm,厌氧或兼性厌氧,自由生活,多见于水生环境,目前尚未发现有致病者。
(2)脊螺旋体属。长30~150 μm,宽0.5~3.0 μm,有螺旋2~10 圈。在活体标本,可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到卵圆形的内含物及大束的轴丝。营共生生活,通常存于蛤、贝等软体动物肠内。
(3)疏螺旋体属。有5~10 个稀疏而不规则的螺旋,其中对人致病的有回归热螺旋体及奋森氏螺旋体,前者引起回归热,后者常与棱形杆菌共生,共同引起咽峡炎、溃疡性口腔炎等。
(4)密螺旋体属。有8~14 个较细密而规则的螺旋,对人有致病的主要是梅毒螺旋体、雅司螺旋体、品他螺旋体,后二者通过接触传播但不是性病。本属螺旋体长5~20 μm,宽0.09~0.5 μm;螺旋弯曲而致密。多数菌种用姬姆萨氏染料染色,效果不佳。用银染法较好。本属的病原菌最熟知者为梅毒苍白密螺旋体。在兽医微生物学中重要者有兔密螺旋体和猪痢疾密螺旋体。
(5)细螺旋体属。螺旋数目较多,螺旋较密,比密螺旋体更细密而规则,菌体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本属中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种类很多,可分为致病性钩体及非致病性钩体两大类。致病性钩体能引起人及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
钩体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在野生动物和家畜中广泛流行。钩体在肾小管中生长繁殖,从尿中排出。肾长期带菌的鼠和猪是钩体的重要储存宿主和传染源。猪、鼠的尿污染的水源、稻田、小溪、塘水等称为疫水,人在参加田间运动、防洪、捕鱼等接触疫水时,由于钩体有较强的侵袭力,能穿过正常或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侵入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