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概念、分类及特点

一、微生物概念、分类及特点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个体微小(一般<0.1 mm)、结构简单,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根据其是否具有细胞结构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包括原核类和真核类;第二大类是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其特点如下: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核质,无核膜和核仁,缺乏完整的细胞器。这类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螺旋体。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明显的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中有完整的细胞器。真菌属于此类。

(3)非细胞型微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不具备细胞结构,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病毒属于此类。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还陆续发现了比病毒更小、结构更简单的亚病毒因子,包括卫星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卫星病毒是需要依赖辅助病毒才能完成增殖的亚病毒,如大肠杆菌噬菌体P4;类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可传染的致病因子,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能侵染高等植物;朊病毒是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的病毒,可引起人和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微生物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培养、适应能力强、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土壤、空气、水源,以及动物体内外、植物体表等处都有大量的微生物在活动。对于人和动物而言,微生物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们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也能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破坏。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是有益的,甚至是必需的。如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将动物和植物的尸体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回归土壤,使植物的营养得到保障,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进一步使各种动物和人类能够在地球上生存。另外,微生物还在工业、农业、食品、医药卫生等行业中发挥作用。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酸奶、面包、馒头、葡萄酒、啤酒等都是利用微生物加工制成的;医药行业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疫苗、维生素是微生物的产物或加工产品;畜牧业生产中利用微生物加工饲料等。但是,也有小部分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传染病,我们把这种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