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15 T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一、原理
T 淋巴细胞在有丝分裂原植物血凝素(PHA)等刺激后,细胞的形态和代谢发生变化,发生一系列增殖反应,如出现细胞体积增大、核染色质疏松、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加,并转化为淋巴母细胞。T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有形态学计数法、MTT 法、同位素法等,这里主要运用形态学计数法。
二、仪器及材料
RPMI 1640 培养液(小牛血清10%、青霉素100 μg/mL、链霉素100 μg/mL,用无菌的3% NaHCO3 调pH 值至7.2~7.4)、PHA(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 培养液稀释至500~1 000 g/mL)、肝素抗凝血、姬姆萨染液、细胞培养瓶、CO2 培养箱、超净台、高压灭菌器;无菌过滤装置、离心机、显微镜等。
三、方法与步骤
(1)取肝素抗凝血0.2 mL,注入预先加有1.8 mL RPMI 1640 培养液的培养瓶内,同时加入PHA(500 g/mL)0.1 mL,对照瓶内不加PHA。混匀后置37 ℃、5% CO2 培养箱内孵育72 h,其间每天旋转摇匀一次。
(2)培养结束后,弃去上清液,混匀细胞,加入离心管中,1 500 rpm 离心10 min。
(3)弃上清液,吸取白细胞层制片,自然干燥。
(4)甲醇固定1~2 min 后,吉姆萨染色15~20 min,水洗,干燥。
(5)油镜下计数200 个淋巴细胞,观察淋巴细胞的形态变化,计算淋巴细胞转化率。
四、结果判定
(一)形态
1.成熟的小淋巴细胞
与未经培养的小淋巴细胞一样,直径为6~8 μm,核染色致密,无核仁,核与胞浆比例大,胞浆染色为轻度嗜碱性。
2.淋巴母细胞
细胞体积增大,直径为20~30 μm ,形态不整齐,常有小突出,核质染色疏松,有核仁1~2个,胞浆变宽,常出现胞浆空泡。
3.过渡型淋巴细胞
比小淋巴细胞大,直径为10~20 μm,核染色致密,但出现核仁,此为与成熟小淋巴细胞鉴别要点。
4.其他细胞
如中性粒细胞在培养72 h 后,绝大部分衰变或死亡,呈碎片。
未转化和转化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

续表

(二)淋巴细胞转化率
按上述分类检查推片头、体、尾三部分,分别计数淋巴母细胞、过渡型母细胞和核有丝分裂相细胞以及成熟的小淋巴细胞,以前三者为转化细胞,每份标本计数200 个细胞,按下列公式计算转化率:

在正常情况下,PHA 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为60%~80%,如为50%~60%则偏低,50%以下则为降低。
五、注意事项
(1)培养基成分对转化率影响较大,注意其有效期。
(2)小牛血清用前需灭活。
(3)培养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气体,保证无菌。
(4)PHA 剂量过大对细胞有毒性,PHA 转化反应剂量一般10 mL,培养瓶内液体总量不要超过2 mL,太小不足以刺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前应先测定。

PHA 淋转实验形态学检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