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11 鸡胚接种技术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病毒的鸡胚培养方法。
(2)掌握病毒的鸡胚接种技术。
二、仪器及材料
消毒设备、注射器、头皮针、滴管、接种环、酒精灯、受精卵、照蛋器、孵化设备、卵盘、卵杯、接种箱、眼科镊子和剪子、毛细吸管、锥子、灭菌平皿、恒温箱、碘酒、70%酒精、镊子、剪刀、封蜡。
三、方法与步骤
1.准备蛋胚
孵育前的鸡卵先用清水以布洗净,再用干布擦干,放入孵卵器内进行孵育(37 ℃,相对湿度是45%~60%),孵育3 日后,鸡卵每日翻动1~2 次。孵至第4 日,用检卵灯观察鸡胚发育情况,未受精卵,只见模糊的卵黄黑影,不见鸡胚的形迹,这种鸡卵应淘汰。活胚可看到清晰的血管和鸡胚的暗影,比较大一些的可以看见胚动,随后每日观察1 次,将胚动呆滞或没有运动的、血管昏暗模糊者,即可能是已死或将死的鸡胚,要随时加以淘汰。生长良好的蛋胚一直孵育到接种前,具体胚龄视所拟培养的病毒种类和接种途径而定。
2.接种
(1)绒毛尿囊膜接种。
①将孵育10~12 天的蛋胚放在检卵灯上,用铅笔勾出气室与胚胎略近气室端的绒毛尿囊膜发育得好的地方。
②用碘酒消毒气室顶端与绒毛尿囊膜记号处,并用磨壳器或齿钻在记号处的卵壳上磨开一个三角形或正方形(每边为5~6 mm)的小窗,不可弄破下面的壳膜。在气室顶端钻一个小孔。
③用小镊子轻轻揭去所开小窗处的卵壳,露出壳下的壳膜,在壳膜上滴1 滴生理盐水,用针尖小心地划破壳膜,但注意切勿伤及紧贴在下面的绒毛尿囊膜,此时生理盐水自破口处流至绒毛尿囊膜,以利两膜分离。
④用针尖刺破气室小孔处的壳膜,再用橡皮乳头吸出气室内的空气,使绒毛尿囊膜下陷而形成人工气室。
⑤用注射器通过窗口的壳膜窗孔滴0.05~0.1 mL 牛痘病毒液于绒毛尿囊膜上。
⑥在卵壳的窗口周围涂上半凝固的石蜡,做成堤状,立即盖上消毒盖玻片。也可用揭下的卵壳封口,并将卵壳盖上,接缝处涂以石蜡,但石蜡不能过热,以免流入卵内。将鸡卵始终保持人工气室在上方的位置进行37 ℃培养,48~96 h 观察结果。
(2)尿囊腔接种。用孵育10~12 天的蛋胚,因这时尿囊液积存得最多。
①将蛋胚在检卵灯上照视,用铅笔画出气室与胚胎位置,并在绒毛尿囊膜血管较少的地方作记号。
②将蛋胚竖放在蛋座木架上,钝端向上。用碘酒消毒气室蛋壳,并用钢针在记号处钻一小孔。
③用带18 mm 长针头的1 mL 注射器吸取鸡新城疫病毒液,针头刺入孔内,经绒毛尿囊膜入尿囊腔,注入0.1 mL 病毒液。
④用石蜡封孔后于37 ℃孵卵器孵育72 h。
(3)羊膜腔接种。
①将孵育10~11 天的蛋胚照视,画出气室范围,并在胚胎最靠近卵壳的一侧作记号。
②用碘酒消毒气室部位的蛋壳。用齿钻在气室顶端磨一个三角形,每边约1 cm 的裂痕。注意勿划破壳膜。
③用灭菌镊子揭去蛋壳和壳膜,并滴加1 滴灭菌液体石蜡于下层壳膜上,使其透明,以便观察,若将蛋胚放在检卵灯上,则看得更清楚。
④用灭菌尖头镊子,两页并拢,刺穿下层壳膜和绒毛尿囊膜没有血管的地方,并夹住羊膜从刚才穿孔处拉出来。
⑤左手用另一把无齿镊子夹住拉出的羊膜,右手持带有26 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羊膜腔内,注入鸡新城疫病毒液0.1 mL。针头最好用无斜削尖端的钝头,以免刺伤胚胎。
⑥用绒毛尿囊膜接种法的封闭方法将卵壳的小窗封住,于37 ℃孵卵器内孵育48~72 h,保持蛋胚的钝端朝上。
3.收获
(1)绒毛尿囊膜。
①用碘酒消毒人工气室上的卵壳,去除窗孔上的盖子。
②将灭菌剪子插入窗内,沿人工气室的界限剪去壳膜,露出绒毛尿囊膜,再用灭菌眼科镊子将膜正中夹起,用剪刀沿人工气室边缘将膜剪下,放入加有灭菌生理盐水的培养皿内,观察病灶形状。然后或用于传代,或用50%甘油保存。
(2)尿囊腔接种法收获尿囊液。
①将蛋胚放在冰箱内冷冻半日或一夜,使血管收缩,以便得到无胎血的纯尿囊液。
②用碘酒消毒气室处的卵壳,并用灭菌剪刀除去气室的卵壳。切开壳膜及其下面的绒毛尿囊膜,翻开到卵壳边上。
③将鸡卵倾向一侧,用灭菌吸管吸出尿囊液。一个蛋胚可收获6 mL 左右尿囊液。若操作时损伤了血管,则病毒会吸附在红细胞上,尿囊液成为无用。收获的尿囊液经无菌试验后,可在4 ℃以下的温度中保存。
④观察鸡胚,看有无典型的症状。
(3)羊膜腔接种法收获羊水。
①按收获尿囊液的方法消毒、去壳,翻开壳膜和尿囊膜。
②先吸出尿囊液,再用镊子夹出羊膜,以尖头毛细吸管插入羊膜腔,吸出羊水,放入灭菌试管内,每蛋胚可吸0.5~1.0 mL。经无菌试验后,保存于低温中。
③观察鸡胚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