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培养遵循时间的习惯

和孩子一起培养遵循时间的习惯

守时是一种文明,守时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一种原则,遵循这条原则的人大多容易成功,而忽略这条原则的人大多容易失败。

家长抱怨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守时,而孩子自己呢,则抱怨时间不够用。其实,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均等的,不同的是,时间特别善待珍惜它的人。

以前,甜甜在小区里或在小朋友家玩,玩得尽兴,常常到时间该回家了,妈妈已经劝说了,甜甜还是拒绝合作,一拖再拖,弄得妈妈生气了,批评她或强制执行了,甜甜才哭哭啼啼地和妈妈一起回家。

一个月前的一天,妈妈被甜甜类似的顽固弄得想要爆炸,就在生气的气焰将燃未燃间,妈妈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原因:甜甜没有时间观念,得教她做一个遵守时间、说话算数的好孩子。

其实甜甜一向说话算数。一直以来,只要和妈妈拉过钩的事,无论多难都会遵从。所以,妈妈开始尝试每次当甜甜做什么事之前,和她商定好时间。比如,她想出去玩,妈妈会问她想要玩多久,指着表给她看,告诉她:现在长针(分针)在这个位置,是几点几分,再过半小时,针到了那个位置,甜甜就该回家了。然后妈妈和甜甜拉钩,在规定时间内任她尽情地玩,到时间了,妈妈提醒说:“甜甜,到时间了,看长针已经到这个位置了……”

妈妈刚开始实施这样的做法时甜甜还会耍赖,要求再玩一会儿,妈妈也不强硬,看看表很认真地告诉甜甜:如果现在要多玩几分钟,那么,等会儿吃水果或者睡午觉的时间就得压缩几分钟。

慢慢地,甜甜不再耍赖,开始配合妈妈,还会说:“妈妈,我是遵守时间说话算数的好孩子!”

有些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没有成年人“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没有时间管理意识。这就需要家长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找到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的原因,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

孩子的时间观念差也是有原因的

时间管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善于管理时间的人,总能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同样的道理,一个高效的人,也必定具备很强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善于安排自己的时间。因此,不管是对成年人还是对孩子,时间管理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但是,似乎孩子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好了,在校学习时间,已经被学校和老师安排好,有固定的上课下课、上学放学时间,还有必须要完成的作业;在家中,时间又都被爸爸妈妈计划好了,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餐、几点出门上学,晚上放学回来几点吃饭、几点写作业、几点做附加作业、几点睡觉,一切都是家长说了算,孩子只要去完成就可以了。所以,孩子好像根本就找不出太多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

学校有既定的教学计划,无法给孩子许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回到家里,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够,为了防止孩子磨蹭,干脆就直接给孩子制订时间表,以为这样孩子就能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其实,家长们的这种做法,更是助长了孩子拖拉、磨蹭的心理,反正有爸爸妈妈为自己的磨蹭埋单,孩子内心根本就不会有时间感和紧迫感,自然也就不会有时间观念。

方案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这样做

1.从故事入手,引导孩子树立自觉的时间意识

有些孩子对儿童读物非常着迷,有时连吃饭、做作业都顾不上。针对这类孩子,家长可以找来相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孩子自己看,或者亲自给孩子讲一讲;也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因为不遵守时间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告诉孩子:“这些有本领的人都是按时做事的人,你看书、吃饭、做作业、上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守时吗?”让孩子从故事中受到教育,这是最重要的。

2.结合生物钟特点,合理制定作息时间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各自不同的规律,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着一起制定适合他“生物钟”的作息时间。比如早晨6点到8点,头脑清醒,体力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4点,这两段时间,记忆效果比较好,可安排记忆内容加以背诵;晚上6点到10点,不利于记忆,可安排完成复杂计算的作业。相信严格的生物钟不仅能让孩子将学习与活动安排得有条不紊,也会轻松很多。

3.用奖励强化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因此,如果用奖励强化的办法来监督,效果会好许多。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如果他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业,就奖励他看动画片。这样,孩子的时间观念已经深深地在他心中扎了根,恰当的奖励可以强化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4.有恒心,才能成为守时的人

一些家长会发现,由于自己平时没有做到坚持不懈,所以,孩子也一直没有养成遵守时间、按时作息的习惯。如果家长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孩子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惜时和守时的教育,一定要持之以恒。

5.签订“合同”,引导孩子自我教育

为了引导孩子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家长与孩子可以签订一份“合同”。合同由“自我训练项目”和“每日意志力训练表”两部分组成。家长的职责是监督,如果孩子自我训练项目做得比较好,就打一个钩,如果做得不好,就剥夺他的一些业余爱好。按照“合同”严格训练一段时间后,孩子遵守时间的习惯和意志力均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