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大声朗读,更能提升专注力
鼓励孩子大声朗读,更能提升专注力
大声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训练注意力的过程,朗读时,要求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口、耳、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活动,看、听、说三者协调配合,是一个复杂的感知过程。这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来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朗读就是要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尤其是成绩比较差的孩子,其突出表现是不喜欢或不会大声朗读课文,并将负面影响延伸到背诵和默写。若被要求朗诵,则口齿含糊、断句不准、声音干涩、面部表情不自然。
其实,朗读相当于大脑的“热身操”,可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好状态,在大声朗读时,70%以上的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超过默读和识字。孩子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就必须高度集中。如果家长能够让孩子长期坚持并反复练习朗读,便能明显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促使孩子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写作业的效率。所以,培养孩子高品质的注意力,可以从培养孩子大声朗读入手。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优美文章,每天安排一段时间,如20分钟左右,让孩子为家人朗读这些文章。文章可由家长也可由孩子自己选择,均选择孩子感兴趣、内容丰富、文字生动的文章。
另外,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朗读活动中时,应该保持欣赏的态度而不是监督者的身份,这样孩子才能放松身心,从家长那里获得支持,增强自信,从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发挥最好的水平。否则,孩子会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认为这是一项枯燥的任务,有的孩子会过分紧张,有的孩子会敷衍了事、三心二意,都达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方案 让孩子爱上朗读这样做
1.扮演角色让孩子爱上朗读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朗读的书或课文的性质,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孩子爱上朗读。比如,孩子要朗读一篇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在孩子了解故事、读通句子之后,让孩子变身“故事大王”,在朗读中把故事生动形象的用动作再现给家长:如果是朗读诗歌,可以让孩子扮演一个“小诗人”,用诗人那种独有的风度朗读;如果是朗读写景的课文,可以让孩子扮演“小导游”,用导游的口吻给家长介绍景色怎么样。
2.借助多媒体让孩子爱上朗读
多媒体直观生动的画面、悠扬舒缓的音乐,能唤起孩子无穷的朗读乐趣。家长可以利用配乐朗读、给动态画面配音、点评他人朗读效果等方式让孩子爱上朗读。配乐朗读最简单,是指在孩子朗读时给他配上背景音乐,背景音乐要契合朗读内容,比如朗读诗歌时配上轻柔的背景音乐,朗读名人传记时配上激昂的背景音乐。此外,给动态画面配音也是当下比较流行,也比较有趣的朗读方式,给孩子播放朗读课文的动画片段,让孩子对照课文给画面配音,尝试一下做配音演员的乐趣。还可以经常让孩子听一些他人朗读的课文,并让他作出评价,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对朗读的敏感性,让孩子觉得朗读非常有意思。
3.竞技比赛让孩子爱上朗读
孩子是最富挑战、最不肯服输的,对比赛有一种特殊的兴趣。家长可以让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比赛朗读,比比看谁读得好、读得流畅、有感情、不出错字等,并对优胜的一方提出表扬或给予奖赏。孩子也可以自己和自己比赛,比如,这一次朗读读错了5个字,那么下一次朗读就要和这次朗读成绩作比较,如果下次朗读读错的字减少了就表示赢了。
4.通过表演让孩子爱上朗读
孩子是天生的表演家,特别是年龄还比较小的孩子,对表演情有独钟。家长可充分挖掘孩子的表演天赋,让孩子边表演边朗读。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孩子的朗读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这种表演的方式,在朗读童话故事时最适用,而且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孩子的表演中去,表演不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