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做准备工作,事半功倍

让孩子学会做准备工作,事半功倍

有一句话叫作“成功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准备大到一项工程、一次竞选,小到一次作文、一次上课、一次作业。家长让孩子学会事前准备,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需要从写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培养。

很多家长都被孩子写作业的问题所困扰,反映孩子的作业习惯不好,写作业特别慢。其实,完成作业也是一项能力,也有很多准备工作需要做。

吉吉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从上学第一天开始,写家庭作业就成了吉吉的难题,经常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写完作业。”吉吉妈妈抱怨道。吉吉刚入学的时候闹得厉害,不愿意写作业,奶奶心疼孙子,总是顺着他。一行生字半天没写完,奶奶却心疼得不行了,让他玩一会儿再写。开始吉吉妈妈没在意,可是入学两个月后,吉吉写作业还是拖拖拉拉,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提醒奶奶不能宠着孩子,回家要先写完作业再玩。然而,吉吉总是用各种方式让奶奶心软,他不说自己不想写作业,却总是写一会作业,便告诉奶奶要喝水,要上厕所,要吃零食,要吃水果等,一个小时都写不完几个生字。

写作业其实和考试没什么两样,考试时有什么样的要求,写作业时就应该有什么样的要求。考场上有时间限制,那么孩子在做作业前也应该为自己规定完成时间;考试期间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允许离场,那么做作业的过程也一样不能离开书桌,应该一气呵成;考场上不允许夹带书籍和资料,那么写作业的时候也不应随便翻书查阅,尽量不靠翻书来完成。要做到这些,就应对作业情况有比较好的了解,对所涉及的内容、知识点有较深入的理解,在心理、生理方面和物质、精神层面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方案 孩子写作业前的准备工作这样做

1.生理准备

孩子学习了一下午,放学回到家,大脑累了,肚子也饿了,可以先让他稍加放松,问问孩子需不需要喝水、吃点东西、上厕所之类的。吃的东西尽量选择水果,因为水果里含有的果糖,在体内很快就能变成葡萄糖,人体2/3的葡萄糖都是供应给神经系统的,孩子的大脑工作了一下午,身体的葡萄糖消耗得差不多了,正需要给大脑的神经细胞提供葡萄糖以补充其工作时需要的能量。不过,水果也不能多吃,让孩子休息15~20分钟,大脑有了能量,然后就可以做作业了。

另外,做作业之前最好不要让孩子剧烈运动或玩游戏等,因为孩子的注意力转移比较困难,尤其是玩游戏,虽然时间上终止了游戏,但是孩子的情绪和思路还沉浸其中,做作业时脑子开小差的可能性很大。

2.学习用品准备

给孩子准备好必需的学习用具,包括铅笔、橡皮、尺子、草稿纸等。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铅笔的头尖不尖很重要,因为这会影响他的书写美观程度,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提前削好铅笔;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用笔的准备同样重要,有的孩子经常写着作业修起了钢笔,而且认为理由充分,实际上无形之中消耗了不少时间。另外,草稿纸对孩子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做数学作业时,如果没有草稿纸,孩子要么靠心算,要么会在书角空白处书写,结果准确率不高,书也很脏,家长可以选择单面可用的废纸或废作业本作为孩子的草稿纸,养成孩子打草稿的良好习惯。

3.学习环境准备

在孩子写作业前,家长应该先让孩子把写作业的书桌清理一遍,将玩具、零食、游戏机、水杯等一切与学习无关的物品都移到视线以外。家长不陪同,让孩子单独完成作业;不唠叨,有话简单说,别让孩子产生逆反情绪;不殷勤,别一会问问要不要休息,一会送些吃的东西,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电视的声音要调小或关闭电视机,关上孩子的房门,给孩子独立、安静的写作业环境,排除一切干扰。

4.知识准备

很多孩子和家长都认为,应该先写作业后复习,其实,这样并不科学,反之则会更加高效,而且可以把作业当成当天所学知识的检验。家长要让孩子先把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像“过电影”一样在心中大致复习一遍,一般来说每科只需复习5~10分钟就可以,这样有利于巩固知识,而且有“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可以节省作业时间,提高写作业速度。

5.作业时间准备

孩子在写作业前,最好让他给每项作业的时间做个计划,准备多长时间完成。有些孩子被问到完成各项作业所需时间时完全没有概念,要么预估时间过短、要么过长。一般来讲,同步练习之类的作业应在30分钟之内完成,知识扎实的孩子20分钟即可。但值得注意的是时间的计划需要根据孩子的现状让孩子自行确定,而不是依据家长规定的时间为准则,否则完成时间相差较多,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