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紧密沟通,了解他为什么拒绝学习
和孩子紧密沟通,了解他为什么拒绝学习
情绪像染色剂,把人的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情绪又似催化剂,使人的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情绪伴随人的一生,积极的情绪催人奋进,消极的情绪令人消沉。孩子的情绪不稳定,很容易把情绪带到学习中去,影响学习和生活。
孩子写作业慢,注意力不集中,和孩子的不良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当孩子在良好的情绪下,才能有心情、有精力、高效率地完成作业。
上一年级的薇薇回家后感到很沮丧,很不开心。因为今天在学校的时候,她想参加一群小朋友自发组织的游戏,但是却毫无理由地被拒绝了。回到家看见妈妈后,薇薇委屈得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她试图向妈妈诉说,可是妈妈好像很忙的样子,只是跟薇薇说:“都是大孩子了,怎么还哭啊?乖,别哭了,去写作业去。”
于是,薇薇只好去写作业了,可是没有找到安慰的薇薇根本没有心情写作业,作业本摊开了半天一个字都没动,结果本来就不开心的薇薇更加沮丧了,伏在书桌上伤心地哭了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长像薇薇的妈妈一样,总是忽视对孩子不良情绪的纾解。虽然这在家长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就是孩子在学校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过几天就没事了。但是在孩子看来,她会觉得家长没有倾听她的诉说,否定了她的情绪,会认为家长根本不理解她的心情。于是,她会表现得更为情绪化,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作业任务。
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没有什么情绪,其实孩子情绪的不稳定性远远大于成人,而且由于孩子自身调节能力相对有限,再加上家长总是要求她“要像个大孩子一样,不要遇到不开心就哭”,孩子内心的不良情绪就会越积越多,心理稳定性就会越来越差,慢慢地就不仅仅是情绪问题了,可能还会引发行为问题。所以,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家长要特别注意引导和调节。
方案 调控孩子的情绪这样做
1.给孩子提供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有研究证明,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情绪有积极的影响,对缓解孩子的压力和不良情绪非常有益,而专制的家庭不利于孩子情绪的稳定。家庭气氛如果宽松、和谐,孩子就会变得活泼开朗,相反,如果家长三天两头爆发战争,或者对孩子冷漠、不耐烦,就会让孩子的情绪变得不稳定。因此,家长要致力于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并经常主动和孩子沟通交流,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消除孩子紧张、焦躁、抑郁的心理。
2.鼓励孩子把烦恼倾诉出来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正处于无忧无虑的年龄,不会压抑自己的情绪,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关心和重视自己的感受,也有情绪压抑的时候,并且还会用家长不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对保持孩子良好的情绪是种威胁。所以,家长要及时察觉孩子的不良反应,鼓励孩子把遇到的任何烦恼都及时倾诉出来,获取家长的帮助。家长的阅历深,经验丰富,看问题比较深刻、全面,有时家长的一席话就可以解决困扰孩子很久的烦恼。
3.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当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产生矛盾和冲突导致不良情绪时,家长应当告诉孩子:当感觉到自己的情绪不受控制时,不妨用离开那种剑拔弩张的环境、换位思考等方法来调节情绪,待情绪稳定后再好好和对方谈谈,商量着来处理矛盾,这远比针锋相对的暴力更让人乐于接受。对别人不能要求太高,要学会谅解、谦让,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能正确对待,不会生那些不该生的气,在非原则问题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免于动气。
4.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是一种很好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因为人之所以烦恼,多是沉浸于一种情绪中难以逃脱,转移注意力可以暂时抛开烦恼的事情,然后渐渐忘记,重新快乐起来。所以,当发现孩子情绪不好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听听音乐、看看报纸、翻翻画册、看看电影和电视,帮助孩子回忆一下最幸福、最高兴的时刻,把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去,冲淡以至忘却烦恼,使情绪逐步好转起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换取孩子停止某种情绪。这样做,虽然孩子的注意力会从刚刚的不良情绪上转移到新事物上,但是孩子并没有彻底地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只是暂时忘记了,等新鲜劲过去了之后,孩子还是会陷入不良情绪的阴影中。所以,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要哭,妈妈带你去买雪糕”或“来,爸爸带你去公园,不要再发脾气啦”这样的话,最好不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