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灵

图 灵

说到电子计算机,人们都会一致推崇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的设计师——数学家冯·诺伊曼。可是,后者却不止一次地说过,图灵才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创始人。

艾伦·图灵1912年生于伦敦,少年时代他已经表现出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偏爱。1931年,图灵进入著名的剑桥大学专攻数学。开始时,他的成绩在班级里很一般,但升入三年级后,情况大变。图灵才华横溢,思如泉涌,一鸣惊人,高出侪辈,赢得了师友的称道,毕业后留校当了助教。

1936年,这位24岁的青年发表了著名的图灵机设想。所谓“图灵机”,并不是什么具体的机器,而只是一台理想的机器,它由三部分构成:一台控制机,一台带子和一个读写头。带子上分成了许多小格,每一小格存一个符号,读写头沿着纸带移动,从而向控制机传输信息。这台理想机器虽然极其简单,却能完成一切计算机的功能。尽管巴贝奇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通用数字计算机的研制工作,比图灵早得多,但只是到了图灵手里,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37年,图灵的著作出版了,其中就包含着有关图灵机的论文,当即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938年,图灵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并被委任为冯·诺伊曼博士的助手。

1939年,希特勒发动“闪电”战,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图灵毅然投笔从戎。应召入伍以后,他被派到英国外交部,从事极端机密的工作。据说,英国外交部采纳了图灵的建议,在1943年研制出了破译密码的专用机器,破译了纳粹德国的许多密码。由于功勋卓著,图灵被授予至高无上的大英帝国勋章。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图灵从部队退伍,进入英国国家物理研究所,以很大的热情从事于一架自动计算机的研制工作。这架机器名叫ACE,在1950年研制成功,是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图灵后来进入曼彻斯特大学,和当时计算机科学界的一些先行者合作共事。这时,他已经众望所归,成为这门年轻的学术领域的权威人士。

1950年,图灵发表了《计算机能思考吗?》的著名论文,提出了后来被人们经常引用的“图灵试验”。试验是这样的:一个人不能接触其对手,但是可以同对手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这个人无法判断他的对手到底是人还是计算机,那就可以认为这台计算机已经具有同人类相当的思考能力。

正当图灵的一生事业处于巅峰的时候,1954年,他突然去世。图灵的一生,虽然只活了42岁,可是他的成就很大,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

一张牛皮的故事

从前,希腊流传着一个故事,古代腓尼基城有一位聪明、美丽的公主,名叫狄多(Dido),因为反对父母包办,争取婚姻自主而私奔离家,跑到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去定居。为了谋生,她想购买一些土地从事耕种、畜牧,于是就去和当地的酋长打交道。

公主拿出许多金银财宝和珍珠首饰向当地酋长买地,酋长见钱眼开,欣然同意。可是,这家伙十分贪得无厌,既想大大捞一票,又不愿给公主很多土地,于是他拿出一张牛皮给公主,郑重其事地假充大方,说道:“你可以用这张牛皮来圈地,无论用什么办法,圈出来的土地都算你的。”

公主的侍从们听了都很气愤,认为这桩交易太吃亏,酋长未免欺人太甚,公主上了他的大当。可是狄多却胸有成竹,二话都没说,双方一言为定,就此拍板成交。

精明的狄多回到家里,就把这张牛皮切开,小心翼翼地切成一条条极细极细的小长条,比起头发丝也粗不了多少,然后把每一根小长条的头和尾连接起来,成为一条奇长无比的牛皮绳子。她选的土地全是背靠大海(地中海)的,海岸线就是天然的边界,这一面就用不着圈了。接着,她把牛皮绳子尽量弯曲成圆的形状,用它来圈地。通过这种办法,着实搞到了一块面积相当可观的土地。酋长虽然感到心痛,但因为有话在先,也就不能赖账。

以上就是数学里头有名的“等周问题”的传说,那块土地,后来逐步发展成了古代有名的城市迦太基。它和罗马帝国打过三次大仗,还出了古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汉尼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