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错了找头
日色平西,时间不早了,集市里的个体户也纷纷收摊,准备打道回家。卖鱼的老头儿也忙着吆喝,打算把挑剩下的鱼降价出售:“谁肯出50元钱,这堆鱼就卖给他。”
正好有结伴的三人路过此地,一听这么便宜,明天又恰逢双休日,就打算买鱼。可是摸了摸口袋,大家身上票面最小的人民币是20元,而卖鱼老头又没零钱可找,怎么办呢?
“反正一堆鱼卖60元钱也不贵,让他多赚10元算了,也不过相当于10元钱的出租车起步费!”其中一人说,于是这笔交易成交了。
可是卖鱼老头是个老实人,他一贯奉行诚信原则,一点也不肯马虎。他把20元钱兑开,换成零钱,去追买鱼人。一问路人,才知道他们已骑着自行车向东走了。
彼时,正好有一辆公共汽车开过来,要继续往东行驶。于是老汉叫别人暂时照看一下摊头,自己乘车去追赶。追了三站路,果然给他追上了三位买鱼人。因为这路公共汽车来回都是空调车,不分什么道路远近,车价一律都是2元钱。
老汉对三位主顾说:“刚才我多收了你们10元,乘公交车用掉2元,回去时还得再花2元,一共要4元。10元钱扣除4元,还剩6元,正好每人可以退回2元。我这就给你们,希望你们下次来集市时,能光顾我的鱼档,做我的回头客。”
三位买鱼人齐声赞叹,收下了他的钱。老人走后,其中一位年轻人却摇摇头说:“账不对啊!我们每人起初拿出20元,老头退回给每人2元,每人实际只拿出18元,三人共拿出54元。老头儿乘车来回花去4元,合在一起才58元,怎么比60元少2元呢?这笔账轧不平呀,那2元钱难道自己生了脚,跑到哪里去了?”
三人算来算去,越算越糊涂,后来只好去请教厂里的会计师。
会计师指出,上面的算法不对。原来每人拿出20元,共60元;老汉给每人退回2元之后,每人实际拿出18元;花去的钱共是54元,其中50元是买鱼的钱,4元是老汉来回乘车的钱,一分钱都不错。
怎么弄错的呢?原来这位年轻人没有分清花去的54元和没有花去的6元,又把坐车的4元钱重复加在54元里面,还硬要和原来的60元钱对上账,这就牛头不对马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