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假钞票
唐诗“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历来非常有名。诗中所说的地方瓜州,位于扬州城西南17千米,与镇江金山隔江相望。清朝康熙、乾隆皇帝6次下江南都取道于此。
这一带地处长江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商品经济素称发达;尤其是各种手工业产品(包括农具),制作精良,行销全国,经久不衰。
瓜州人民历来有“疾恶如仇”的传统。民间传说,有位县令路过村头,看见两女追打一男。原来是这小子不干好事,调戏少女,少女反抗;另一位女子路见不平,仗义相助。这男子挨了打,见到县令反而恶人先告状。县令问明情由,见他不肯低头认错,反来纠缠,便高声念道:“瓜州剪子镇江刀,如皋钉耙海安锹——”那个男子一听,满面羞惭,落荒而逃。
路边的许多外地人听不懂县令的歇后语。正好有位工匠路过这里,连忙向大家解释。他说,这4样铁器都是江苏有名的产品,歇后语的后半句便是“打得好”!
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广泛流传的口头语言,说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写起来顺手,是一种十分巧妙而有力的修辞方式。上至官老爷,下到平头百姓,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它。
歇后语通常都比较短,只用一两句是很难编故事的。在咱们的这个故事里,还应加上两句:小胡同里扛木头——直来直去;何仙姑走娘家——云里来,雾里去。
下面讲的故事名叫“一张假钞票”,在初等数学里颇为有名。有位顾客到皮鞋店里去买鞋,买了一双300元的中档皮鞋,付给店主一张500元的钞票(人民币根本没有500元面额的,故事的背景自然不是中国了)。店主因没零钱,就到隔壁游戏机房处,把这张500元的钞票换成零钱,然后给了顾客200元。后者拿了找头和皮鞋扬长而去。
顾客刚走,隔壁老板就跑来说,这张钞票是假的。皮鞋店老板只好给他换了一张500元的真钞票,然后拿着假钞票拼命追出去。总算抓住了骗子,二话没说就饱以老拳:“好个骗子!你给我的钞票是假的,害我赔了隔壁老板500元,又给了你200元找头及一双价值300元的皮鞋,你得赔我1000元钱!”这顾客被打晕了,但他一想不对,便说:“这双鞋子的钱就是你从隔壁游戏机房换钱后留下的300元钱,我不能赔你1000元,只能赔700元。”
也有人认为,这顾客应赔给皮鞋店老板800元,以补偿他500元假钞票的损失以及300元的皮鞋钱。
真是“何仙姑走娘家”了,又像是上海人的口头语“淘糨糊”——越淘越糊涂。为了节省篇幅,下面只好“小胡同里扛木头”了。这顾客只要再拿出一张500元的真钞票就行了;因为游戏机房老板已拿到过皮鞋店老板的一张500元真钞票,他已经了结;皮鞋店老板呢,前面已拿过300元,这就是鞋钱,顾客再赔他500元,一进一出也抵消了他的损失。顾客呢,他拿进了找头200元,又买了一双价值300元的鞋子,自然应该支付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