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钻空子

善钻空子

在竞赛或斗争中对立双方的利益正好相反,你输即我赢,每一方为取胜或取得尽可能好的结局所做的努力,通常都会遭到对方的反击或干扰。所以,明智者都会考虑对手将会采取哪些策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战国时期,齐国占据了山东、河北、江苏一带,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其经济实力甚至超过西方的霸主——秦国。当时齐王手下有个大臣名叫田忌,官拜丞相之职。由于齐国境内太平无事,歌舞升平,君臣上下便斗鸡走马,尽情取乐。齐王与田忌都有养马之癖。有一天齐王忽然心血来潮,要田忌同他赛马赌输赢:双方都从上、中、下3等马匹中各选出1匹来进行比赛,一共进行3场,每场比赛都必须决出胜负,胜者得千金。

齐王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所以他胜券在握,以为田忌肯定要输他千两黄金了。

齐王的上等马牵出来了,田忌正在拿不定主意,他的门客兼谋士孙膑(古代一位大军事家)连忙向他使了个眼色,向他咬耳朵:“快把你的下等马牵出去比。”田忌对于孙膑向来是信得过的,知道他定是“山人自有妙计”,于是立即照办。田忌的下等马岂能同齐王的上等马相比,跑不了多久即败下阵来,场上顿时欢声雷动。

可是他们未免高兴得太早了一点。接下去的两场比赛,孙膑用田忌的上等马对付齐王的中等马,而用田忌的中等马对付齐王的下等马,结果居然连胜两场。一结账,田忌一方是胜二负一,居然净得千金。于是田忌哈哈大笑,重赏了孙膑;而齐王气得瞠目结舌,哑口无言,只好摆驾回宫去了。

实力雄厚的齐王竟遭败绩,这个例子太有名、太激动人心了,不但当时轰动一时,还作为谋略学的典型例子流传下来。近几十年,作为运筹学中的一个突出事例,它又被人们反复引用。

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统计。其实,双方共有6种对阵形式,为了叙述简单起见,我们用记号来描述:“上一中”表示齐王的上等马同田忌的中等马进行比赛,如此等等。这样,6种对阵形式如下所示:

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①田忌3局皆输;②田忌胜1负2;③田忌胜1负2;④田忌胜1负2;⑤田忌胜1负2;⑥田忌胜2负1,即孙膑教他的办法。

如果按纯粹的概率计算,齐王获胜的机会是,而输掉的机会只是

可是齐王还是输了!原来,孙膑钻了比赛顺序的空子。如果齐王当初采用抽签的办法,那么胜负的形势就要改变了。

顺便讲一讲,上述赛马问题同孩子们特别喜欢玩的“石头一剪刀一布”游戏有着本质不同。在后一种游戏中,双方同时出示手势;不仅如此,后面出示的手势同前面毫无关系。这才是一个典型的矩阵博弈游戏,它的博弈值是0。如果长时间玩下去的话,双方将不分胜负,只能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