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的概念与演变

第一节 微创手术的概念与演变

顾名思义,微创手术就是微小创伤的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微创手术的优点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

微创观念诞生于外科学发展之初,成长于外科学壮大之时,成熟于外科学之现代。当人们患病后走进医院,在完成诊治的全过程中,无论是对疾病的诊断还是治疗,都会在肉体和精神上遭受到一定的损伤、创伤或伤害,但其程度则可能有所不同。趋利避害,提高手术效益,降低创伤程度,“尽可能少或小的创伤”,使患者达到和保持最佳的内环境稳定(局部和全身)状态,是医生不断追求的目标。患者付出尽量小的代价而达到良好的效果,是医学史上永恒的主题。然而,外科学的发展无不受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医师对特定疾病的认识及治疗观念的约束。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Hippocrates告诫医生“不要做得过多”,其中就已经蕴含了“尽可能小的创伤”的观念。著名的美国外科学家Halsted(1852—1922)提出手术中操作轻柔,止血正确,锐性解剖分离,手术清晰干净,避免大块结扎组织,采用好的缝合材料,这是指导传统手术减轻创伤的重要原则,其中包含了微创的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英文医学文献中出现了minimally invasive一词:1985年英国泌尿外科医生Payne和Wickham在内镜治疗泌尿道结石的报道中首次使用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一词,中文的词义为“微侵入”或“微侵袭操作”;根据字义的内涵理解和中文的精练与习惯,minimally invasive被译为“微创”并且被广泛采用。人们对疾病治疗的观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对肿瘤手术切除范围的变化(局部切除—根治性切除—扩大根治性切除—改良的局部切除—术后综合性治疗)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种观念的转变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传统外科的观念,仅具有微创特征,而不是微创外科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