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出血
(一)出血的危害
轻微出血较为常见,也无明显伤害。较多出血干扰手术清晰度,不利于手术进行。如出血为误伤腹腔脏器所致,则可形成腹腔内血肿或活动性出血,若诊治不及时,可危及受术者生命。
(二)出血的原因
出血常为损伤的后果。如宫颈坚韧、内口紧,扩张宫颈困难,动作粗暴,跳号使用扩张器,导致宫颈裂伤,子宫穿孔,引起出血。子宫纵隔切割至肌层、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手术切割过深而伤及血管,也可有明显出血。子宫穿孔伤及腹腔脏器或大血管,可引起严重腹内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则会有持续出血。
(三)出血的诊断
扩张宫颈困难、阻力大,突然松弛,继之流出鲜红血液,多为宫颈裂伤所致出血。子宫纵隔切除,位于子宫肌层的肌瘤挖除、严重宫腔粘连分离以及子宫内膜切除过程见有活动出血时,即可诊断。发生在子宫腔内的出血,镜下很容易见到。需要注意的是腹腔内出血,如因子宫穿孔与腹腔脏器损伤所致的出血,则有脏器损伤的相关症状和体征,特别是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及血色素降低时,更应考虑腹腔出血的可能。因此,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非常重要。
(四)出血的处理
轻微出血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因宫腔操作不当,出血较多时,应立即停止手术,对出血处采用电凝器止血。对难以控制的出血,宫腔内放置Foley导尿管充水压迫通常能有效止血,同时静脉使用缩宫素及止血药物。若为腹腔脏器、血管出血,大都需要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止血,必要时需液体支持、吸氧、保暖,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准确记录出入量,将出血控制在初期是非常重要的。
(五)出血的防范
子宫腔狭小,需膨宫施术。当膨宫效果不好时,不要勉强操作。子宫肌瘤、纵隔及粘连,使操作更为受限,应选择适当的器械,小心操作。术中特别是带电操作时,尽量避免伤及子宫壁。子宫肌层血供丰富,子宫纵隔电切过度而至肌层,易伤及大血管,引起较多出血。因此,在实施此类手术时,应掌握切割深度,不要切割过深。通常切割至见有疏松的平滑肌组织时,提示切割已到位,不宜继续进行。留有1cm左右纵隔是正常的。
对于“根茎”粗大的黏膜下肌瘤特别是内突型壁间肌瘤进行切除手术时,由于肌瘤底部创面较大以及局部肌层收缩力度不够,易有较多出血,术时应适可而止,出血多时及时止血。子宫内膜切除过深也可引起过多出血。切除过浅则内膜残留过多,达不到施术的目的。因此需要有一定经验的医生操作,不可盲目进行。术中与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若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应尽快查找原因,及时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