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
自20世纪80年代起,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合理地替代了子宫切除术。
(一)适应证
(1)久治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排除恶性疾患。
(2)子宫8~9周妊娠大小,宫腔10~12cm。
(3)黏膜下肌瘤4~5cm。
(4)无生育要求。
(二)禁忌证
(1)宫颈瘢痕,不能充分扩张者。
(2)子宫屈度过大,宫腔镜不能进入宫底者。
(3)生殖道感染的急性期。
(4)心、肝、肾功能衰竭的急性期。
(三)手术步骤
切除子宫内膜按一定的程序进行,首先用垂直电切环切割宫底部,此处最难切,又易穿孔,因此必须小心从事。
处理完宫底,即用90°切割环,先将电切环推出镜鞘伸至远处,然后按切除深浅或长短距离要求,由远及近地做平行方向切割,先行带鞘回拉顺行切除,然后缓慢放松手柄弹簧,电切环移入镜鞘内,再放开踏脚,将组织完全切割下来。对于初学者,切割环的移动限制在2.5cm以内,自9点开始反时针方向系统切割子宫内膜,首先切净上1/3,之后中1/3,如做全部子宫内膜切除,则切除下1/3直至宫颈管。技术十分娴熟时,也可用带鞘回拉法顺行切割,即通过移动电切镜增加切割的长度,自宫底部开始到子宫峡部,每次将切除的组织条立即带出。
切除的深度取决于子宫内膜的厚度,目的是切至内膜下2~3mm的浅肌层,此深度足以切净除扩展极深者外的全层子宫内膜,又不致切到较大的血管。将切除的子宫内膜肌条送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宫腔排空后,放回电切镜,加大宫内压,检查盲区和盲点有无残留内膜,降低宫内压,有无大的出血点,前者需切除,后者用切割环或滚球电极电凝。
全部切除包括全部宫腔和上端宫颈管。部分切除是宫腔上2/3全层厚度内膜的切除,留下未处理的内膜边缘,宽度近1cm,位于子宫峡部。常规行部分切除者怕全部切除引起宫颈狭窄,如宫腔内还有功能性内膜,则可继发宫腔积血,临床所见积血多在底部,而非峡部。因此,除希望术后仍有月经外,无必要行部分切除。
TCRE手术时切割环的高频电热作用,切割后的子宫内壁受热脱水、皱缩,子宫内壁由线状强回声变为3~4mm宽的强回声光带,当切割深度达肌层时,在切割后15~40min,强回声光带逐渐消失。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当切割深度仅限于黏膜层时,形成的强回声光带迅速消失。术中观察强回声光带是否完整是防止漏切的重要指征。观察强回声光带的持续时间是提示切割深度的超声指征。密切监视切割器的位置,防止电切环紧顶或穿出宫壁。当强回声光带的外缘达肌层深部时,提示术者停止局部切割,可有效地预防子宫穿孔。
(四)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诊断腺肌病者需用药物治疗,如内美通、丹那唑、GnRH-a类药物1个月,用丹那唑、内美通者1个月后需化验肝功能,若有异常停服。
(2)术后2个月有少量出血、排液均为正常现象,若过多可随诊。
(3)术后第3个月如有出血则为月经。
(4)术后第1、第3个月到门诊复查,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
(5)本术有一定避孕效果,但和所有节育措施一样,有很小的失败率,故有异常情况请速来诊。不属于计划生育范围。
(6)术后禁房事2个月。
(五)TCRE术的评价
TCRE的成功率为90%~95%,随着时间的延长,复发或因症切除子宫者略有增加。复发者除外子宫内膜癌后,可行第2次或第3次手术,最终90%的病例可避免子宫切除。TCRE只要病例选择恰当,成功率几乎100%,临床满意率每年轻微下降,再次手术率为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