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剥除术

二、卵巢囊肿剥除术

卵巢囊肿剔除即是把卵巢上的良性肿瘤剔除,将卵巢组织保存下来的手术,这犹如挖出苹果上的虫蛆或烂斑,余者仍可甘之如饴,也和子宫肌瘤剔除相似,是妇科少有的建设性手术。

卵巢对于生育年龄妇女真是不可缺少。因此,不是万不得已,不要轻易破裂或切除卵巢。卵巢有一对,正因为如此,反倒容易被切掉一侧。

年龄在40岁以下,渴望生育的妇女可以考虑选择这一术式。但卵巢肿瘤的性质则是是否选择这一术式的决定性条件:良性肿瘤可以,恶性肿瘤不可以。

(一)临床分类

(1)气滞血瘀型:表现为少腹一侧或双侧有肿块,肿块小者多无明显症状,大者心悸气喘,腰酸,小腹下,大便不畅,尿频尿急,舌有瘀点。

(2)寒湿瘀滞型:腹部有肿块。下肢浮肿,腹胸积水,食少化滞。

(3)气瘀化热型:腹内窜痛剧烈,腹胀泛恶,发热恶寒,精神郁闷,无力倦怠,带下增多,质稠腥秽。各型的共有特征是卵巢囊肿多发于单侧,包膜完整,活动,表面光滑,无腹水,呈囊性,囊壁光滑,形态一致,进展缓慢,病程较长。某些含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囊肿,可因其所含肿瘤组织成分不同而产生某些相应激素,从而干扰了卵巢激素的正常分泌和排卵,出现闭经、子宫出血、多毛和不孕等症状。一些卵巢的恶性或巨大肿瘤,使大部分卵巢组织破坏,可出现卵巢功能失调、不排卵、与周围组织粘连、阻塞输卵管等情况,均可造成不孕症。

(二)原因

卵巢囊肿的发病因素不清楚,但环境和内分泌影响在卵巢囊肿致病因素中最受重视。根据其流行病学和病因学调查,右附件囊肿发病因素与高危人群是:

(1)内分泌因素:未产妇或未育妇的发病率增加,而妊娠对卵巢癌似有保护作用;月经初潮偏早(12岁之前)、绝经时间在50岁之后、月经过频、应用促排卵剂超过3个周期(使用时应与您的医师讨论)、性早熟或男性化等也与卵巢囊肿的发生有关。

(2)身体组织液酸化:身体细胞处于酸性体液中,进而形成身体正常细胞溶氧量下降,造成细胞的活性下降,代谢循环减慢,下降到正常值的65%时,正常细胞就无法生存,但也有不惜改变染色体采取主动变异的细胞,细胞的表型发生改变,肿瘤性状得以表达,这些细胞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

(3)环境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如高胆固醇饮食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缺乏,吸烟、电离辐射等环境因素与其发生有关。

(4)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不好、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卵巢囊肿病理是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下焦代谢循环变慢,造成卵巢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卵巢组织异常增生,终致卵巢囊肿,甚至癌变。

(三)症状

临床上,子宫右侧附件囊肿上多表现有小腹疼痛,小腹不适,白带增多,白带黄色,白带异味,月经失常,而且子宫右侧附件囊肿的症状表现通常是小腹内有一个坚实而无痛的肿块,有时性交会发生疼痛。当囊肿影响到激素生产时,可能出血,诸如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毛体增多等症状。囊肿发生扭转,则有严重腹痛、腹胀,呼吸困难,食欲下降,恶心发热等。较大的囊肿会对膀胱附近造成压迫,引起尿频和排尿困难。

子宫右侧附件囊肿就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子宫附件囊肿,子宫右侧附件囊肿临床以卵巢囊肿为多见,子宫右侧附件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发生于生育期。

中医认为卵巢囊肿的发生主要在于脏腑虚弱,气血劳损,七情太过,风冷寒湿内侵,经产血瘀阻滞,致肾阳不振,寒凝气滞,阴液散布失司,痰饮夹瘀,或痰饮夹气滞内留,或痹而着,阳气日衰,阴凝不化。

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以上的子宫右侧卵巢囊肿的症状,一旦发现这些不适最好尽快就医,这样才能够把握好治疗的最佳时机。对于子宫右侧附件囊肿比较严重的患者,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四)检查

(1)超声检查。卵巢囊肿超声检查能测知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及性质,提示肿瘤囊性或实性、良性或恶性,并与其他疾病鉴别,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临床诊断符合率90%,但直径1~2cm的实性肿瘤不易测出。

(2)宫颈黏液检查和阴道细胞检查。雌激素使宫颈黏液稀薄,拉丝度长,并出现羊齿状结晶,羊齿状结晶越明显、越粗,提示雌激素作用越显著。若涂片上见成排的椭圆体,提示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已受孕激素影响。查表层、中层、底层细胞的百分比,表层细胞的百分率越高反映雌激素水平也越高。

(3)基础体温检测。基础体温是指机体在较长时间睡眠醒后尚未进行任何活动时所测得的体温,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状态时的体温。由于体温中枢对孕激素极为敏感,因此,排卵后黄体形成,一般体温多在排卵后2~3d上升,少数在排卵日上升。若无排卵,则体温一直持续基础体温。

(4)放射学诊断。放射学诊断是通过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吞钡餐检查、淋巴造影等协助诊断。

(5)细胞学检查。通过穹隆穿刺,抽吸腹水做细胞学检查,在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时,可同时在子宫直肠陷凹处吸液检查,这对恶性卵巢囊肿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

(五)并发症

(1)提前出现衰老:卵巢囊肿长久不治疗,会使女性内分泌失调,脸上无光泽,提前进入老年状态,随之而来的面无血色、痤疮色斑、面黄肌瘦等情况让女性患者无法承受。

(2)生育困难:卵巢囊肿会逐渐变大,影响到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使患者无法正常受孕,从而导致不孕不育的出现。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停止,卵巢内没有新鲜的细胞流动,卵子存活率极低,精子无法正常着落,诱发不孕不育的情况。

(3)易流产:怀孕早期患上卵巢囊肿的女性患者容易流产,等到囊肿变大后,还会有难产的可能。

(4)恶变:卵巢囊肿不断地增大,会将外界的细菌、病毒带入卵巢,引发卵巢感染,从而出现水肿、充血、炎症等情况,发生恶变的可能,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六)治疗方法

右附件囊肿的诊断一般采用彩色B超、X线检查、腹腔镜等先进诊断技术

如果囊肿直径小于5cm,又无证据提示肿瘤的话,多为功能性囊肿,可以密切随访,即2~3个月检查一次,以后再根据情况调整检查间隔时间。若囊肿直径大于5cm,则多为卵巢肿瘤,一般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可以考虑选择子宫腹腔镜微创手术。

子宫右附件囊肿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当日即可下床活动、3~5d即可完全康复出院,且不影响生理功能等优点。该术式只需在腹部开几个3mm的小孔,无须开刀,即可在电视屏幕前获得比肉眼更清晰的图像。

右附件囊肿虽然容易恶变,但只要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还是可以避免的。许多妇科病都没有早期症状,因此女性朋友一定要重视妇科检查,妇科检查可以对一些妇科疾病做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所以不论是否觉得有异常,都应自觉、定时去做妇科检查,每年最少要做一次妇科检查。

(七)手术要点

1.四要素

(1)判断肿瘤性质,决定是囊肿剔除抑或卵巢切除。

(2)合适地选择切口,准确地找出层次。

(3)轻柔、巧妙地剥除囊肿。

(4)止血、缝合。

2.手术条件

(1)成熟囊性畸胎瘤,或称“皮样囊肿”,最为常见,又多发于青年妇女,是该术式的主要适应证。

(2)单纯性囊肿,界限清楚的浆液性或黏液性囊肿。

(3)卵巢冠囊肿。

(4)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也称“巧克力囊肿”,也是最常用剥除法者,尤其在腹腔镜下更为适用。

(八)常见问题

无论是开腹抑或经腹腔镜进行卵巢囊肿剔除术,常遇到以下几个难题:

(1)囊肿破开。避免囊肿破裂应该是个原则,一是因为破裂后使操作困难,二是囊内液溢出污染腹腔,特别是有恶性细胞播散种植之虞。但破裂有时是难免的,如巧克力囊肿囊壁脆弱、粘连紧密,分离时几乎没有例外地发生破裂。腹腔镜下手术时,甚至开始即将“巧囊”内容抽吸冲洗干净,再切开剥除。皮样囊肿曾是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证,现已成为最普通的适应证之一,可以完整剥除后装入小袋中切破,一点一点地取出内容;即使破入腹腔,镜下冲洗(用温水最宜)也非常彻底,不会发生不良后果。

(2)囊肿扭转。良性囊肿光滑活动,易于扭转,以皮样囊肿为最,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手术方案依扭转的情况而定:扭转的程度轻、时间短、卵巢外观正常或仅有少数出血点,仍可进行剥除;若扭转圈数多、缠绕紧,附件水肿变色,则应将附件切除。由此可见,卵巢肿瘤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剥除囊肿还可保留卵巢,否则便会失去机会而牺牲了一个卵巢。

(3)恶性或可疑恶性。若术中确认恶性,应放弃剥除之计划。如剥除囊肿切开检视,怀疑恶性,则颇费周折,应送冰冻切片以期明确。安全的办法是,只要在囊内外发现乳头,即不再保留卵巢。不具备冰冻条件,又有可疑之处,也以切除附件为宜。

(4)术后并发症。囊肿剥除显然比附件切除费时费事,但损伤小,术后少有并发症。少数会因止血不彻底而发生血肿。

(5)复发。掌握好适应证,认真探查(包括对侧),彻底剥除,则复发机会很少,一般只有1%~2%。而巧克力囊肿复发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之“恶癖”,另当别论。

(6)卵巢功能。通过术后月经和生育情况的观察,卵巢囊肿剔除后卵巢功能可以保持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