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自然的长木公园
美国费城与威明顿之间有座已经有200多年历史的私家花园叫“长木公园”,50多年前它的主人把它送给公众之后,长木公园成了拜访费城地区的人们必然要光顾的地方。
300多年前,花园的主人杜邦家族就经常在这里植树,现在这些古老的树上都挂着小牌,标明杜邦家族的功绩。他们每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时候都清楚地确定了这样一个原则:这个“还给大自然”的家族花园永远不能改做他用。
杜邦家族以制造黑火药起家,300年来一直经营和开发化工产业,创造了无数科技奇迹和亿万财富。但是化工业在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大自然带来很多污染,它产生大量污水、废气和有毒废物,也曾有过中毒、工伤等意外事故发生。家族企业创始人萨米埃尔·杜邦的孙子就死于一次火药库爆炸事故。
也许是感到对大自然曾犯下罪过,要作忏悔和补偿;也许这些人与生俱来就有与大自然亲近的情感;也许他们用得着这样一座证明财富的领地……从1700年比斯买下这片土地,到1906年杜邦先生再次买下,一代又一代的杜邦子孙尽职尽责地照料着这片土地。经过将近300年的生态繁衍,已经很难定义它是“人工园林”还是“自然景观”,但它已成为动植物与人类和谐相处的乐园却是不争的事实。
公园里,有很多大学生跪在花草间劳动,登在高高的梯子上修剪花枝,吃力地搬着沉重的大花盆……他们都是志愿者,假期常常自愿来工作。整个1500英亩秀丽景色只有54个园丁管理,其他基本靠志愿者的义务劳动。
遵照萨米埃尔·杜邦先生的遗言,长木公园作为向大众提供展览、教育及享乐的地方,是一个非营利,也不接受政府资助的观赏性公园;并且公园长年开设很多课程,接受各国留学生,为大众提供了园林研究及学习机会。
专家点评:
你有一颗痛惜地球、感恩大自然的心吗?当你日日沉浸在这世界的怀抱中,田野、远山,蓝天、白云,大海、帆船,阳光、月色……你每天都在领受大自然给予的种种恩赐与礼物,你是否为此欣喜和沉迷了呢?
当你看到人类在无穷尽地向大自然索取之时,你是否感到世界给予我们的实在太多,而我们回报给世界的却实在太少了?我们每个人都对自然欠了一笔巨大的心债,可我们却利用自然的慷慨,至今仍继续索取而拒绝偿还。为此,难道我们不应感觉到于心不安吗?
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永恒魅力,世世代代滋养着人们的勇敢与聪明才智,使人们在大自然充满神秘的生命创造过程中汲取高贵而自由的生命意义,使人类从精神到物质走向一种更高的境界。但如果所有人都缺乏一颗“偿还”的心,那么,大自然也许就不会再有任何的给予了。大自然以其博大无私的胸怀哺育人类生生不息,作为人类,珍惜资源、尊重自然、维护人与自然的平衡就是对自然的回报之道。
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偿还大自然的给予吧!用我们的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呵护、热爱大自然,不要枉费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切。唯有此,人类与自然才有一个和谐的家园。
专家建议:
建议一: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
教孩子们懂得大自然的供养之恩。它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让我们能在阳光明媚的春天看看油菜花,挖挖野菜;在酷热难耐的夏天游游泳,抓抓螃蟹;在硕果累累的秋天采采菊花,摘摘苹果;在雪花乱舞的冬天打打雪仗,堆堆雪人……大自然为我们所付出的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该感恩于她的赐予。
教孩子们懂得,大自然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山水虫鱼无不蕴含着美的因素。节假日,经常带孩子到郊外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引导孩子在玩耍中感受自然界所赋予我们的快乐。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的日子;没有阳光,就没有我们这五彩斑斓的生活,我们应该感谢太阳,感谢空气,感谢大自然,感谢万物。
大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人类不仅从大自然那里学会各种造福人类的技术,如根据蜻蜓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在蝙蝠那里学会了雷达,这些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多姿多彩;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从大自然那里学会道德品质。如从蚂蚁那里学会团结,从蜜蜂那里学会无私奉献,从豹子那里学会竞争,这些都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总之,大自然对我们的给予是无穷尽的。作为父母,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带孩子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河流、秀丽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感动于自然,从而增强孩子热爱生活的信心。当孩子学会了从美好的愿望出发,对这个世界有好感、有爱心,他就会善待这个世界。
建议二:教孩子爱护一草一木
出去游园的时候,总是看到一些人在公园的绿地上随意践踏。那绿地上的花花草草成了他们的牺牲品。天生万物,每一个生命都值得珍惜。对生命的践踏不仅破坏自然环境,更显露出一个人没有感恩之心。园林的培育、环境的塑成不是一时一刻就能成功的,它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为了眼前的美景,许多园林工人在辛勤的工作,许多护园人员在不停地巡查……而一脚践踏不知道要毁掉多少人的心血。况且,这是公共场所,是属于大家的地方,所以任何人都没有理由践踏。
在一个周末,刚刚上幼儿园的小明跟着父母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有许多奇花异草,还有许多蝴蝶在飞舞,小明进去就乐疯了,一会儿问妈妈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草;一会儿问爸爸这树为什么这么高,这花为什么这么好看;看见蝴蝶或蜻蜓飞过时就去追,玩得非常开心。
这时一只蝴蝶飞过来了,小明赶紧去追,蝴蝶飞到草丛中落在一株小草的叶子上。小明正准备从草坪上跑过去逮蝴蝶时,爸爸走过来制止了他。小明不解地问:“为什么不能去捉住它呢?”爸爸说:“不是不能去捉,就是让你捉你也捉不住它。”小明问:“为什么呢?”爸爸说:“你不能从草坪上跑过去,这样会把草坪踩坏的。你看,这些草有人踩过的痕迹吗?”小明说:“看不出。”爸爸说:“这就对了,如果每个在这里游玩的人都在这草上踩,那小草还有现在这个样子吗?”小明说:“没有。”爸爸说:“对呀,所以你就不能任意去践踏小草。要记住,小草和小蝴蝶也是有生命的。如果你刚才去践踏了小草,你的行为是不文明的,是要受到其他人谴责的。”
小明听爸爸这么说,就放弃了去抓住那只小蝴蝶的念头。转过头又看见不远处有一簇鲜艳的花,他又跑到那花前,左看右看,正准备摘一朵,又被爸爸制止了。“为什么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呢?我要摘一朵花。”小明有些不满地问道,很扫兴。爸爸蹲在小明身边,对他说:“小明,你不能这样。这里是植物园,叔叔阿姨通过辛勤的劳动才培养出这些花草树木的,它的用途是供人们在这里来游玩时认识这些花草树木。如果你摘一朵,我摘一朵,来玩的人都去摘,这花摘完了,后面来玩的人还能看见这些花吗?”小明说:“那他们为什么不早点来呢?”爸爸说:“假如现在你没有看见这些花会遗憾吗?你会恨在你之前来这里游玩的人吗?”小明说:“肯定会恨的。”父亲说:“这就对了,如果你把花弄掉了,后面来的人就会和你一样而恨你。假如人家小朋友知道是你弄掉的,那些小朋友就都会恨你,不理你,也就没有人陪你玩了。明白吗?”小明说:“我懂了。”
现如今,许多父母一谈论到孩子,就说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知道体贴人,没有爱心,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我们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如果你能像小明中的父亲那样做,必定会拥有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
建议三:告诉孩子,如果我们祸害、摧残大自然,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让孩子想想那些在自然灾害中丧生的人们,如果我们对大自然还不心存感恩的话,那么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将不仅仅是海啸、泥石流、台风、沙尘暴等。
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句话如今得到了验证。
在黄河沿岸,直接饮用黄河水的农民已经成了各种怪病的高危人群。近年来,山西临猗县牛杜村因水环境被污染,年龄在40~60岁的村民中,患脑血栓、瘫痪和癌症的人数逐年增加。村民在控诉状中说,由于水源被污染,已有42人得怪病死亡,还有患怪病者28人。
由于空气污染和人类活动加剧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地球气候逐渐变暖。据预测,到21世纪下半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相应的,海平面将上升20~165厘米。于是,一些世界知名的城市,如意大利威尼斯、荷兰阿姆斯特丹,包括中国上海,将来都有可能成为“海底城市”。因此,我们不能不对孩子加强对大自然的感恩教育。
建议四:对孩子进行环保启蒙教育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其公民的生活水准、物质消费水平相当高。然而,社会高度发展、生活物资大量消费并没有造成该国的自然环境破坏和大量资源的挥霍浪费,反而保持着“世界最宜人居地区”、“花园国家”、“循环利用资源”等美誉。其中最值得别国学习的经验是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处理并资源化利用垃圾。如今瑞士举国上下形成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瑞士的幼童刚懂事起,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环保启蒙教育,灌输环保思想,并且这种教育始终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过程。今天,瑞士公民环保意识强已是举世公认的了。
当前,对于环境问题,我国也引起了相当的重视。而只有每个人都传承环保意识,才可能为万物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园。作为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看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图书,如《寂静的春天》、《我们的国家公园》等,以此推动和加强孩子的环保意识。
建议五:培养孩子节约能源的意识
目前,能源紧缺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树立节能意识、珍惜能源已成为全社会的主流。而树立孩子的节能意识,培养孩子的节能习惯是对自然界感恩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可以让孩子意识到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作用,并让他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因此,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养成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的好习惯等。
皮特尔的父亲去世后给他留下了上百万美元的遗产,但皮特尔平时的衣着很普通,丝毫显示不出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他还很节约,在食堂吃饭时,从不剩饭。一次,有位中国留学生剩了饭菜在盘子里,皮特尔看见后,一边问:“为什么要剩饭?吃不完,为什么不少买一点儿?”一边端过那位同学的剩饭,把它吃掉了。
皮特尔有花不完的钱,但他却不容忍浪费,因为餐桌上的粮食、蔬菜从播种到最后变成美味佳肴,需要消耗许许多多的资源和能源。而做饭时燃烧掉的石油和煤炭都是不可能再生的,用完了就再也没有了。因此,浪费粮食实际上就是在浪费宝贵而有限的地球资源,这是很可耻的事。
由此来看,培养孩子节约能源的意识也是很重要的感恩教育。
建议六:禁止孩子乱扔垃圾
良好的环境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舒适、身心的愉悦。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从自我做起,不污染环境,保护环境,例如不乱扔垃圾等。
王女士的孩子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王女士没有像其他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孩子捡起来,并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王女士给孩子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马路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过去丢雪糕纸,妈妈看着她走过去。然而,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当地人被感动了,从此不再乱扔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相片。从此,那个城市成了一座永远美丽的城市。”故事讲完的时候,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王女士讲述的故事感动了孩子,也让孩子懂得了不要乱丢东西的道理。
要让孩子知道,对我们栖息的环境,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维护它,爱惜它。
建议七:带孩子植树造林
虽说人定胜天,但在大自然面前,人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印度洋海啸、菲律宾山体塌方已经让我们领受了自然的教训,并令我们感受到空洞的人类意志在自然的伟力面前是多么苍白乏力。所以,让我们爱护大自然,对大自然怀着一颗敬畏和感恩的心吧。
也许面对自然的祸害,我们无能为力,但没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做一些诸如植树造林之类力所能及的保护自然的事。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行动起来,建立绿色家园不是离我们更近了一步吗?如果我们生活在城市,我们可以选择在附近的一些郊区,进行城市周边的植树活动;如果我们生活在农村,那我们就更应该加大植树的力度,使自己的周围变成绿色的世界。作为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植树的意识,如果有可能的话,多在家附近或者在什么地方种几棵树,并好好保护。
总之,大自然赐予我们澄澈的蓝天、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资源和空间。从人类所走过的历程来看,人类先民依赖着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始终与大自然和谐共存,随顺自然。因此,我们只有懂得感恩自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珍惜资源爱护家园,才能真正做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说,感恩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基。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小培养他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将更有助于我们整个环境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