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小鱼
清晨,我来到海边散步。走着走着,我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上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我沿着海岸线向前走,忽然望见远处有一个小孩在弯腰捡拾着什么,而后又把它抛向海里。他不断重复的动作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于是就走了过去。
走到近前,我发现,原来是一个小男孩在把退潮后那些搁浅在沙滩上的小鱼扔进大海。
我感到很疑惑,便走过去问他:“小朋友,你在干什么?”他说:“我在救小鱼。你看,现在已经退潮了,如果我不把它们丢回海里,它们就会因缺氧而死。”
我不解地问道:“可是海滩上有成千上万的小鱼,而你不可能把它们全部丢回海里啊!它们多得犹如天上的星星,你又如何救得过来啊?!”
男孩认真地说:“我救一条是一条,如果我把这条也救了,海里就又多了一条生灵。”
我问:“谁在乎你做的事呢?”
“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专家点评:
一条小鱼虽然不起眼,但它也有生命。世界万物都需要人们来保护,那个小男孩的行为可以说是震撼人心。
在北京南郊大兴南海子的麋鹿苑内,有一处特殊的墓地,墓地上摆放了一个石碑群——“灭绝多米诺”。176块多米诺骨牌式墓碑依次排列,每一块墓碑代表着一种已经或将要灭绝的动物。其中前145块,一块压向一块地倒下,每块墓碑上刻着一种动物的名称及其灭绝的年代;第146块半倒不倒,上面刻着“白鳍豚”;尚立着的30块墓碑中,倒数第三块上刻着“人类”,倒数第二块和第一块是老鼠和虫类。
灭绝动物墓碑上撰写的墓志铭向公众这样发问:“当动物灭绝的多米诺骨牌纷纷倒下的时候,作为其中一张的人类,能幸免于难,在劫而逃吗?”
据有关专家说,造成今日部分生物灭绝的原因不是其他星球与地球的碰撞,也不是火山熔岩的喷发,而是人类自身的行为。由于人类的不文明,乱捕滥猎,许多野生物种遭受灭顶之灾,濒于灭绝。一次海龟的集体死亡,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在对一只死去的海龟进行解剖时发现海龟的胃里竟有15个塑料袋。塑料袋在海面上漂浮的样子很像海蜇,海龟可能把它们当做海蜇吞了下去。据了解,近年来,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的破坏和猎杀,整个世界已有1000多种动物灭绝,1000多种动物即将灭绝,而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的物种正在以每天近10种的速度灭绝。
动物也是我们地球这个和谐家园的一分子。它在人类的发展中,为我们提供了饱暖之需、精神安慰和身心享受,可以说,动物满足着人类的生活。所以,我们应怀虔敬之心、感恩之情。在古代,人们就追求“天人合一、仁爱及物、慈悲为怀……”主张人与万物的和谐,反对任意杀戮、虐待动物。让我们善待并保护自然,关爱动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珍重和捍卫人类自身的生存。
专家建议:
建议一:让孩子善待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儿童都有保护动物的倾向。孩子的心灵是一个善良的世界,要想这个世界万物和谐相处,就得从孩子小时做起。比如,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家中喂养一些小鸡、小鸭、小猫、小狗及鸟鱼等,或种些花草。从呵护动植物身上,孩子能体验到一种快乐的成就感,从而促使孩子爱心的养成。
马克思的家虽然不太宽敞,但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还是喂养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如小鸟、小猫、小狗等。马克思让孩子们每天照顾小动物的饮食起居,遇到困难也让孩子们自己解决。
有一位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给孩子买了一只狗。就是这只小狗让孩子学会了爱生物,培养了孩子的爱心。这位家长让孩子学着照顾小狗,给它喂食、喝水、洗澡,孩子在照顾动物的同时自己也学会了自理,变得懂事多了。
有调查研究表明,幼年时期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相反,从小没有接触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就会比较冷漠,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容易冲动、发怒、出口伤人,行为粗鲁,有时候甚至会欺负弱小的同学。
因此,培养孩子的爱心,完全可以让孩子从爱护身边的小动物以及植物做起。
我国有位儿童教育家忘不了她小时候的一件事。
母亲养了几只“澳洲黑”母鸡,一天,一只母鸡不小心被重物砸伤了爪子,母亲恰好看见了,就抱着这只受伤的鸡,让女儿用药水、纱布,给它的伤口涂上“云南白药”,缠上纱布再用胶带包好。隔两天又给鸡换药。
两个星期后,鸡伤痊愈了,可是脚面有一个硬硬的大包,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奇怪的是,鸡总是跟着这位儿童教育家。母亲笑道:“鸡也通人性。你对它好,它知道。”
由此,她喜欢上了鸡,整个童年的画里画的都是鸡,而且还在绘画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因此,作为父母,如果你想要让孩子从小有爱心、有善心、不残忍,那么自己一定要对动物有爱心、有善心,不要随意伤害动植物。当然,对虐待动物和植物的孩子,也应该进行指责和训导。
建议二:参观动物园、海洋馆等时不要随意喂食动物
北京动物园里一只可爱的大白熊死了。北京的少先队员们听说大白熊是吃了游人扔弃的塑料食品袋患肠梗阻而死的,都很伤心。他们成群结队地来到动物园为大白熊送葬。他们向熊山挥撒着花瓣,大声呼喊着:“对不起,大白熊!”他们劝阻游人再也不要向动物投食,更不要把塑料袋丢进熊山,因为那里是大白熊的家。
“对不起,大白熊!”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呼唤震撼了人们的心,使大人们自愧不如。
带孩子去参观动物时,一定要事先提醒孩子不要随意喂食动物。要让他们明白,任何动物都是地球家庭的重要成员,它们中的每一种都在维护着生态的平衡。每一个生命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恩赐。因为至少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所以我们无权伤害它们。而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是不要随意喂食它们。
建议三:不要带孩子去“生猛海鲜”餐馆就餐
邻家有一位4岁小女孩名叫小慈。有一天当幼儿园老师把一碗小鱼稀饭递给小慈时,她突然吃不下去,她看见所有的小鱼张着大眼瞪着她。“这些小鱼应该跟爸爸、妈妈在海里玩耍,为什么统统跑到我的碗里?”小鱼哀伤的眼睛使小慈幼小的心灵受到了触动,她没有掉泪,只是轻轻地把饭碗推开。
从此,这颗小小的心灵暗暗跟自己有了一个约定。她还是跟往常般嬉笑玩耍,唯一不同的是,她开始有点儿“偏食”,起初并没有人注意到,是后来她到麦当劳吃饭时,阿姨发现她一反常态地只点了沙拉和薯条;到了奶奶家,她也不再吃她最喜爱的排骨和煎鱼,奶奶心疼地直嚷着说:“小小年纪怎么会吃起素来?是谁要她吃素?”大家一再追问,她却不说话。
有一天,妈妈在她的小书包里发现了一本有关保护生命的故事集,妈妈便趁机又问她为什么要吃素,她这才把小鱼眼睛看着她的事告诉了妈妈。
4岁的小慈的眼睛,能看见小鱼为了生死在大海里的挣扎。那么,身为父母的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
我们只看到了成人们那张贪得无厌的嘴,吃猴、吃熊、吃蛇、吃甲鱼、吃蝎子……什么都要吃、什么都敢吃!南方某大城市,每年有大约1000吨野生蛇类、50余吨野生蛙类、5万只鸟成为人们的“进口货”。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汪松教授呼吁:“中国虽然是生物多样性的大国,但也经不住滥捕、滥杀、滥吃。如此下去,食客们就是从自身的健康考虑,也应该嘴下留情,不要再滥吃野生动物了!”
作为父母,你最好不要带孩子去“生猛海鲜”餐馆就餐。一个孩子如果从小目睹那些活蹦乱跳的小动物、那些上了年岁的珍贵野生动物被活活地杀害,成为人类餐桌上的“美味”,这对他幼小的心灵简直是一种戕害。
我们要让孩子从小知道,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吃的。如果人类把世界上的生物都吃光了,最后就只有人吃人了。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建筑在脆弱生态的基础上,每一个生物物种的消失,对人类来说都是无可挽回的损失。人类与其他的生物物种其实是相辅相依的朋友关系,当人类失去朋友的时候,也终将失去自己。
建议四: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是告诉孩子,一切事物都有生命,生命来之不易,要珍惜。“一枝草一点露”,每个生物在宇宙间都有它生存的权利。花草树木有生命,飞禽走兽有生命,大自然更是有生命,就连我们使用的器物也有生命,也要学会珍惜。
有一位母亲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很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因为,孩子的心里已播下了爱的种子。
建议五:给动物留一片和谐的家园
2006年8月30日,孟加拉卡里瑞茨村村民都已经进入了梦乡,一群大象冲进了村民的山庄。狂躁的象群踏平了田地,冲进了村民的木房。来不及防备的村民虽然进行了反抗,但在这次人象大战中却占了下风。在此次战斗中,有3名村民丧身大象脚下,另外还有10人受伤。
村民素库尔事后心有余悸地说:“当时我们一家人睡着了,突然被一阵嘈杂的声音惊醒,我开门一看,发现3头大象正侵袭我家房屋。由于这些入侵者太野蛮太强大了,我们的房屋被其弄垮,我们全家人不得不穿着睡衣逃命。”
据悉,该村庄经常遭遇自然灾害。泥石流不断地淹没村庄,村民就上山砍伐森林以获得更大的土地面积,这就使得大象的地盘变得越来越小,于是导致了人类与大象为争地盘而“大打出手”的事件。
在泰国,发生海啸前,赶象人萨郎甘和妻子率领的一支由8头象组成的队伍正向海边进发,象背上坐着十几名外国游客。突然,大象们开始吼叫。此时,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的海床正发生9级地震。紧接着,大象们开始往山上跑。然后,人们看见巨浪袭来,开始跟着大象狂奔。最终,这群大象成功地解救了当时在场的许多人。
从上述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知道,动物是有着强烈的感知力的,它也有自己的感情,有着评判事非的能力。如果你对它好,它必定会知恩;如果你珍惜它,它必定会珍惜你,总之,它对你是否感恩取决于你对它的态度。
在韩国北部有一个柿子园,亦是喜鹊的栖息地。收获之时,农民们总在枝头留些熟透的柿子给这些精灵。游人经过时说,又大又好的柿子,不摘可惜。农民们回答,这是留给喜鹊的饭菜。结果留在树上的柿子吸引了许多过冬的喜鹊,它们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直到春天也不肯飞走,来年的柿子因此获得了丰收。农民们的感恩之心给自己的果园创造了生机。
为了这个世界的和平,为了一个美丽的地球家园,请让我们从小就培养孩子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意识。此外,如果你不想让我们的后代只能在动物园里看到他们想要看到的动物,那么,你可和孩子一起呼吁人类终止滥杀、滥捕动物的行为。
建议六:鼓励孩子做一个保护动物、关爱动物的小卫士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动物最好的保护,就是不干扰它们的自由生活。
(2)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以免自己成为间接屠杀者。
(3)不穿野兽皮毛衣服,因为每张皮的背后都有一桩动物谋杀案。
(4)不吃野味,不在提供野生动物食品的餐厅用餐。
(5)不把野生动物圈为宠物饲养,不笼养野鸟,不热衷于把野兽驯养成家畜,不以救护之名把大自然中的动物幼崽抓来饲养,以免造成自然界生态链的断裂。
(6)勿捡拾野禽的卵,因为这无异于夺人之子。
(7)动物也有尊严,请不要虐待、折磨和骚扰一切动物。
(8)不鼓励买动物放生,善心可能导致恶果。
(9)不去江河钓鱼,不与水鸟争食。
(10)不看驯兽、马戏等违反野生天性的表演,见到街头耍猴的违法现象应予以制止或举报。
(11)不鼓励采集、购买、制作动物标本,莫以科学的名义伤天害理。
(12)见到诱捕动物的索套、笼网和夹子等应果断拆毁。
(13)看到有人偷猎或偷卖野生动物,应进行劝阻或向有关部门报告。
(14)拒绝购买猫狗防虫圈。猫狗防虫圈中杀虫剂的成分对地球的杀伤力很强,并会对动物的身体造成伤害。
(15)拒绝拿取或使用气球。气球是非常难分解的化学品,它给地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当气球飘走,还可能导致野生动物(老鹰、鲸或海龟)误食而死亡。
(16)尽量少用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用品,尽量用无磷洗衣粉,减轻水质污染,保护动物。
(17)请怀着敬畏之心参观保护区,切勿闯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因为这里是动植物最后的庇护所,是动植物们最后无处可退时的家,更不能打着开发建设的旗号,乱砍滥伐,破坏环境。
(18)在参观动物园、饲养区或保护基地时,不大呼小叫,不以过分的突然的动作恫吓动物,更不以吐唾沫、扔烟头、投石子的方式侮辱动物。
(19)随便投喂动物只会给动物带来伤害。人工饲养的动物往往运动量小,进食过多或摄入高脂肪、高糖度的食物会使动物发胖,从而影响体质和营养均衡,甚至影响正常繁殖。
(20)对所利用的动物应怀感恩之意,对所饲养的动物应怀怜悯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