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集约利用通道资源

2.2 集约利用通道资源

公路走廊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坚持长远、全面的观点,综合协调、合理分配,建设标准和规模宜适度超前,以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使用。

(1)跨越大江、大河的通道属于有限资源,在合理可行的条件下,宜优先考虑普通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和市政道路等统筹集约利用线位、桥位等交通通道资源,建设公铁两用桥梁或隧道,建设综合过江通道(图2-4)。通过共用走廊设计,减少工程占地和总体规模,减少资源消耗和投资。

(2)城市过境干线公路应与城市远期规划相互适应,兼顾过境与城市交通功能,宜同步建设主辅分离的快速通道,或控制快速通道红线,预留改造条件(图2-5);城市过境干线公路上的特大桥梁,应根据远期规划,按一级及一级以上公路标准进行建设。

(3)与水利堤坝临近的普通公路项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宜优先考虑普通公路与水利堤坝共享线位资源;公路建设与大堤加固相结合,利用既有大堤减少公路路基填方及防护,建成后又为大堤抗洪抢险创造有利的交通条件,结合观光旅游,拓展了公路内涵(图2-6)。

(4)促进公路与通信行业的融合。在公路建设之前,充分征求通信主管部门和电信企业在公路沿线的通信设施建设需求,促进公路与通信设施建设协同工作、同步建设,统筹利用资源。

img

图2-4 黄冈长江公铁大桥

黄冈长江公铁大桥长约4.01km,为黄鄂高速公路和武冈城铁共用桥梁,其中公铁合建段长2.567km,下层桥面通行双线高速铁路,上层桥面通行四车道高速公路。主桥为双塔钢桁梁斜拉桥,跨度1 215m,主跨度为567m;桥梁造价24.93亿元

img

图2-5 黄冈大道

黄冈大道里程长6.434km,路线起于鄂高速公路黄冈互通收费站,终点与112省道阳枫线连接,兼顾过境与城市交通功能。道路采用双向八车道、主辅分离设计

img

图2-6 堤路结合的滨江大道

某滨江大道采取公路建设与大堤加固相结合的方式,将公路、防洪堤和旅游休闲功能融为一体,建成后又为大堤抗洪抢险创造了有利的交通条件,减少大量堤防公路的建设,节约了可观的社会资源与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