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 隧道照明设计案例
(1)新型节能灯具。云南大理至丽江高速应用了16 000多套LED照明装置,利用60W LED灯具替代传统的100W高压钠灯基本灯,100W/140W LED灯具替代传统的250W高压钠灯加强灯,且用不同色温的LED混装方式,节电率达53%,每年节约电1 219.8×104 k W·h(图6-13)。恩施州采用可动态调光的LED节能光源和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取代传统的多回路高压钠灯照明系统,实现了节约建设成本50%以上、节约电能60%以上,解决了普通公路隧道按需照明难题(图6-14)。目前,该技术已经在恩施州全面应用,并逐步推广到周边地区。

图6-13 云南大理至丽江高速隧道内的LED照明

图6-14 恩施州隧道照明节能测算
(2)分布式智慧供电技术。分布式智慧供电(图6-15)模式通过采用先进的稳压手段、智能的调控措施和优质的供电质量,实现上端多路输入、下端多路输出、不间断供电、系统率因素补偿、调压与稳压以及智能电力消耗监测,相比传统建设模式敷设多条母线回路,仅需要配置两条母线回路,减少了电缆用量,节约了负载耗电量。

图6-15 分布式智慧供电设备
(3)洞口照明调节技术。在隧道洞口外设置遮光棚(图6-16),缓和洞口光亮差异。在设计隧道洞口加强照明时,由于遮光棚的减光作用,加强照明强度应进行折减,从而节省隧道照明能耗等运营成本,降低驾驶员眩晕感。

图6-16 隧道遮光棚设计
(4)光导照明技术。光导照明系统(图6-17)利用光学全反射原理,将太阳光引入到隧道出入口区段,既降低了隧道内外亮度差别,又使得光线柔和、均匀,全频谱、无闪烁、无眩光、无污染,是纯正的绿色照明光源。上海长江路隧道采用光导照明系统每天提供至少10h的自然光照明,可减少灯具约40套,节约加强照明能耗达40%以上。

图6-17 隧道光导照明系统
(5)主动发光诱导设施和被动反光环。隧道中设置主动发光诱导设施(LED诱导灯)和被动反光环(图6-18),可以改善隧道轮廓警示效果和行车诱导效果,增强对过往驾乘人员的视觉导向,减缓视觉及精神疲劳,同时还能辅助隧道照明,降低照明用电量。

图6-18 隧道主动发光诱导设施和被动反光环
(6)太阳能照明。普通公路隧道多位于偏远山区,隧道照明的电力接入往往距离远、成本高,建始县红景公路的景阳关隧道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逆变器三部分组成)供电,建设周期短、安装维护简便、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无噪声,装机总功率77kW,总投资70万元,运行3个月发电2.67×104 k W·h,足够满足隧道电力供应(图6-19)。

图6-19 建始县红景公路景阳关隧道光伏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