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一般规定

5.1 一般规定

(1)桥位选择原则上大中桥桥位服从路线总体走向,特大桥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水文、通航、城镇规划等因素,合理选择桥位。

(2)集约利用跨越大型河流和湖泊的桥位资源,规划阶段考虑公路、铁路及城市桥梁共用桥位(图5-1)。

img

图5-1 两用桥梁设计

(3)桥梁除采用特殊结构设计外,宜全面实施标准化、系列化、工厂预制装配化设计。一般桥梁应选择受力明确、外形简洁、便于施工的梁桥结构;山区桥梁结合实际地形和生态环境,灵活采用桥梁方案,如高低桥、半路半桥、环山桥、悬挑栈桥、顺河桥等方案,以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图5-2)。

(4)桥梁设计与建设应突出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积极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保证结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运营养护成本;充分考虑其运营和维护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提高养护便利化水平;统筹考虑后期养护管理的功能性需要,合理设置检修通道,做到可达、可检、可修、可换,提高日常检测维修工作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5)充分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推进钢结构桥梁的应用,尤其在大跨径桥梁、非标准跨径桥梁、跨越城市道路和主要公路跨线桥梁中的应用(图5-3)。

img

图5-2 结合地形设计的桥梁方案

img

图5-3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

(6)注重桥梁造型设计,尤其立交桥、重要工点桥梁和位于城镇附近的桥梁应与桥位处景观相协调,力求简洁美观,使景观设计与结构受力充分结合,展现桥梁的美学效果。桥梁的色彩、装饰和结构设计要和环境和谐统一;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与传统,尊重当地对环境色调的喜好,符合当地的风俗与信仰(图5-4)。

(7)跨越水源保护区、航道、道路的桥梁,以及村庄较密集路段的高架桥梁的桥面排水应设计为径流集中排水系统,并在敏感水域设置桥面排水的消纳和净化措施;桥下的排水系统不得直接排至地表,以免造成冲刷和漫流。

(8)公路改扩建时尽量利用原有桥梁。加固与改造之前加强对既有桥梁的调查及检测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结构验算结论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对既有桥梁采用直接利用、拼接加宽、加固利用或拆除重建等方案(图5-5)。

img

图5-4 恩施州南里渡大桥(220m钢管拱桥,2002年建成)

img

图5-5 黄冈320省道大别山红色旅游路,新建的红军桥与利用的老桥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