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分类分项教学的必要性
2025年11月28日
一、公共课分类分项教学的必要性
(一)因材施教
自然班级授课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教学步调统一,便于教学安排,但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中的公共英语课程可根据学生高考英语成绩或入学后进行英语摸底考试成绩分类,高等数学课程可根据高考数学成绩或入学后进行数学摸底考试成绩分类,公共体育课程可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通过分类或选项把同水平或同兴趣的学生组成教学班,不同类别或项目的教学班采用不同的课程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达到因材施教。
(二)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每年实际报到人数存在不确定性,各专业方向的报到人数更是难以确定,在自然分班时难免出现小班额或大班额现象;并且,根据专业方向的特点,自然分班也存在班额不一的现象。分类分项教学打破了自然班教学形式,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可根据教师、教室、实训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当教师或教室不足时,只需给每教学班额稍微增加,就可以缩减教学班数量,便于教学安排;当教师或教室偏多时,可以减少班额,保证教师工作量。
(三)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处于提升教育质量时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公共课如果仍采用传统教学,故步自封将适应不了高职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