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学须先立志

12 百学须先立志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朱熹告诫我们:“百学须先立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任何学问都必须先立下远大的志向。

周恩来12岁那年,因家里贫困,只好离开苏北老家,跟伯父到沈阳去读书。一次,校长来给大家上课,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父母而读书。”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当问到周恩来的时候,他清晰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震惊了,他没料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有这样大的志气。周恩来在青少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的志向。以后,也是为了这个目标,他忘我地工作,为国家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精力。

柳公权,从小就在书法方面显示出过人的天赋。他写的字在家乡远近闻名,渐渐地,他开始变得骄傲自满。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老人,看到老人写的字比他的字还要好,他才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更让他惊讶的是老人并没有双手,而是用脚写字。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名家。

一个人没有理想生活就会没有重心。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生活就会充实而有意义。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