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吃亏是福

33 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是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写给他胞弟郑墨的一句话。

能吃亏,是宽容大度、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象征。古时候有一位尚书林退斋,他福德颇多,子孙满堂。在他临终的时候,子孙跪在他面前请求训示,林退斋说:“没有别的话,你们只要学吃亏就行了。”自古以来,许多的英雄因为不能吃亏,而坏了许多事;也有许多的英雄因为能够忍辱吃亏,而成就了大业。例如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后被刘邦册封为三齐王,而当时侮辱他的淮阴少年们,后来都成为他的部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为他为民谋福,宁愿自己吃亏,最后,大家推他为帝;旁人都说管仲在占鲍叔牙的便宜,但是鲍叔牙却处处为管仲说话,后来还推荐他做宰相,正因为鲍叔牙肯吃亏,所以不但交到一个好朋友,而且为国举才,利国利民。

能否吃亏,也成为古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之一。被称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散文家魏禧曾经说:“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用‘学吃亏’一语律己,以‘怪不得’三字待人。”也是明朝儒士薛敬轩所奉行的。

当然,我们所说的“吃亏是福”,只限于正常的社会交际范畴。因此必须注意,这世上也有一些亏是绝对不能吃的,比如某些恶人的巧取豪夺,假冒伪劣商品的肆虐横行,等等,我们可万万不能瞎吃亏,务必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