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告诫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提前做好长远的打算,防患于未然。

春秋时期,晋国为攻打虢国,向虞国借道。晋王采纳大将荀息的建议,送了许多玉石与宝马给虞王。虞王不认同邻国之间就是嘴唇与牙齿的关系的观点,收下了礼物,允许晋国借道攻虢,结果晋灭虢后三年就消灭了虞国。

留有退路,才有出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中,远虑和近忧的故事不计其数。《黄帝内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回答说:“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道:“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虽然“治欲病”“治已病”已属不易,但行医最高的境界也是最难做到的莫过于“治未病”了,也只有及早地“治未病”,才能防止“欲病”与“已病”。

生活中也是如此,不论面对任何事,我们都应该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有长远的目光,而不是等到出了问题时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