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反腐无禁区

17 反腐无禁区

“廉政”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中。“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廉政指的是政治上廉洁清明,其反义词是腐败。反腐倡廉是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要廉政就必须反腐,只有反腐才能廉政,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第一,廉洁奉公,自觉抵制诱惑是为官之道。公孙仪是鲁国丞相,平生喜欢吃鱼。每次人们都抢着买鱼送给他,公孙仪一概拒收。有人问他:“您这么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收下?”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才不收鱼。我要是收了别人的鱼,就要迁就别人;迁就别人,就会徇情枉法;徇情枉法,我就当不成丞相。到那时,虽然我喜欢吃鱼,别人也不会给我送鱼,我也无力自己买鱼来吃。现在我不收人家的鱼,不会被罢免,就能够长久地自己买鱼来吃。”公孙仪拒绝物质的诱惑,是反腐败的典范,对现代人也是一种启示。

第二,党和政府应坚持打击腐败的力度,做到有腐必反,反腐无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反腐无禁区,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官员应通过反腐败学习加强自身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