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学生高考后撕书

15 如何看待学生高考后撕书

每年高考过后,高三学生撕书的新闻报道就会不断进入公众的视野。随着一阵阵狂欢,书本瞬间碎纸如雪,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场景。撕书仿佛演变成一场肆无忌惮的“毕业礼”。

“谁的青春不迷茫?”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三学生的升学压力可想而知,“疲劳战术”“题海战术”使得他们的情绪早已憋成了“堰塞湖”。高考过后,他们将沉积十多年的心理压力释放到撕书这个过程中。有高三学生说:“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终于清晰地看到,我的少年时代就这样终结了,我即将变成真正的成年人,就算我还没有准备好,但是它就这样来了。”

当然这不是鼓励学生撕书,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找到更好的情感出口,创造条件让他们缓解不良情绪。比如安排心理导师,开通心理热线,积极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设置“情绪发泄室”,配备相关设备,供学生合理宣泄。如果一味封堵,只能适得其反。据报道,某地高三学生最后一天上课时,上演集体撕书,老师制止此举,竟遭到学生围殴,导致其头部受伤。而有一些学校面对漫天飞舞的纸片则表示,“不鼓励”但“也不支持”。

撕书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增加保洁员的工作量。现在一些学校或机构将高三学生的书籍回收利用,把书本送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还有一些学校在高考后举办“旧书跳蚤市场”,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乐趣,也转移了学生撕书的注意力。多鼓励这些行为,渐渐地,撕书就会淡出人们的视线,淡出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