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谢师宴

21 谢师宴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孩子升学了,感谢一下辛苦栽培孩子多年的老师无可厚非。但近年来,谢师的方式却在不知不觉中趋于功利化,演变成用金钱和排场衡量的谢师宴。谢师宴会给师生情笼罩上物质化和庸俗化的阴影,不应提倡。

尽管近年来舆论频繁抨击谢师宴,备受争议的谢师宴仍会准时开席。我认为,谢师作为一种传统,不必非要选择宴请的方式。平时学生对老师尊敬,努力学习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感谢。随着新媒体网络的发展,致谢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比如微信、短信致谢,网络电话视频致谢,毕业以后常回学校看望老师,经常和老师联系,等等,都可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说,毕业师生聚聚,没有什么不好,清茶一杯,水果几盘,在一种轻松、平和、愉悦的氛围中,更有利于师生畅谈过往,交流感情。如此一来,一些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学生,避免了谢师宴“凑份子”所带来的经济负担,老师也不会为筵席所累,为酒精所伤,师生两相宜,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引导,不鼓励学生摆谢师宴,也不倡导教师参加谢师宴。相反,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更加健康、多样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感恩,让感念师恩回归单纯,回归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