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提笔忘字现象

13 谈谈提笔忘字现象

近几年,一档名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文化节目掀起收视热潮。节目内外频现的“提笔忘字”现象引发了一场关于“汉字危机”的大讨论。

造成“提笔忘字”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触屏操控和电子输入方式是造成“能识不能写”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务文件处理、记者写稿、教师备课、私人信件等绝大多数文字处理都由电子设备完成,这样的方式快速、高效、易修改,受到人们的青睐。

电脑普及之初,社会上各种盲打速录大赛盛行,人们使用键盘由“一指禅”迅速变得游刃有余,甚至许多老年人能在QQ、微信中聊得热火朝天。键盘的确提高了文字传播速度和工作效率,就像硬笔书法代替柔软的毛笔字一样,这无疑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但在这种进步之下,作为古老汉字的继承者,中国人还应当担当起传播这一文化的历史使命。

当下,人们受电脑应用的影响,“提笔忘字”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对“书写沦陷”来说,更糟糕的是中断了整个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途径。电脑可以帮助人类学习知识,但无法替代人们产生更深层次的精神感悟,“书写”的传承作用是不可能被电脑替代的。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唯一人们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因此,守护这一宝贵的文化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