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政策
2025年10月24日
23 高考加分政策
近几年,高考加分政策逐渐“瘦身”,不仅大幅度削减了加分项目,而且还降低了加分分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高考加分政策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一方面,这项政策确实让更多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有机会走进大学,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与民族的团结;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弄虚作假的现象,一些人甚至通过篡改民族成分、购买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等方式来享受加分政策,违背了高考的公平原则。
何川洋是重庆市2009年高考文科状元,与北京大学签订了预录取协议。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在高考前,他的父母为了让他能够获得加分资格,竟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篡改了民族成分。这件事情一经报道,受到社会一致谴责,北京大学最终放弃录取他,他的父母也受到了严厉的处罚。还有媒体报道,湖南省体育局在清理检查中发现,一些体育特长生百米跑的成绩竟然比国家规定多了七八秒,一名女同学跑出21秒34的成绩,甚至不如一个普通小学生。这些明目张胆的弄虚作假行为屡屡出现,损害了高考政策的权威性。这说明如果不能全面堵住政策漏洞,高考的公平性就难以得到保证。
削减高考加分项目大快人心,但一些项目的取消也应该有一个缓冲期,比如一些同学学习奥数多年,突然取消加分势必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高考加分政策在“瘦身”的同时,应该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真正保障高考的公平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