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节约

74 节约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原有的生活方式正在产生变革,消费观念也发生着较大变化。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现象,但也绝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

明末清初教育家朱柏庐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电视纪录片《毛泽东》里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丁。他说曾多次劝毛主席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丁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磨出了洞,鞋帮也脱了线,可他就是舍不得扔,总是缝补好继续穿。他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丢不起!”毛主席以俭立名,赢得了人民的尊重。

而与节约相对的,是奢侈。统计数据显示,人均GDP在世界70位的中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价值高达两千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真是令人触目惊心。所以,每个人都要将节约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尽量避免生活中的浪费。

而我们说的节约,也不是要求大家按旧社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过日子,而是要从前辈的优良传统中继承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正所谓“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好比燕衔泥”。只有时时不忘节约,社会财富才会日积月累节节高,生活水平才会蒸蒸日上加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