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为他人着想

29 为他人着想

人们常说一句话:“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想这应该就是为他人着想的最高境界。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凡事设身处地,换个角度为他人着想,原本复杂的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了。

相传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邻居建房,因宅基地和张家发生了争执,张英的家人飞书京城,希望张英能打个招呼“摆平”邻家。张英看完家书淡淡一笑,在家书上回复:“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甚感羞愧,便按张英之意退让三尺宅基地,邻家见张英家人如此豁达谦让,深受感动,亦退让三尺,遂成六尺巷。这条巷子现存于桐城市内,成为中华民族谦逊礼让传统美德的见证。

叶圣陶在教育子女要多为他人着想时举过一个例子:一位父亲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父亲就对儿子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不方便。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剪一类物品更是这样,绝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一个小小的举动,体现出的却是体贴他人的大爱之心。

在生活中,一个人能否为他人考虑也直接体现着他的品行素质。比如随地乱扔垃圾不顾清洁工人的辛苦;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顾他人的感受;饭后不收拾餐桌,不考虑后来人的就餐环境等都是不考虑他人的行为。只有为他人着想,才能赢得他人尊重,才是立足社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