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则喜,知过必改
2025年10月24日
42 闻过则喜,知过必改
在生活中,面对问题的时候,真正能让人成长和进步的正是那些能够直言你的错误之处的人。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也许批评的话听起来不是那么让人喜欢,但却能让人清醒地审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而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唐太宗李世民堪称我国封建社会少有的开明君主。他即位以后,吸取历史的教训,广开言路,鼓励大臣们多提意见,并提高谏官的地位。他重用的著名谏官,贞观前期有魏征、王圭、杜如晦、房玄龄等,后期有马周、刘洎、褚遂良等。魏征死后,唐太宗思念不已,叹息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唐太宗能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是他能开创“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堂堂一国之君,胸怀坦荡,毫不避讳自己的缺点,不得不让人佩服。
熊十力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人称国学大师。熊十力曾与湖北同乡废名同在北大教课。一天,两人因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竟扭打起来。熊十力指着废名说:“你错了,我的道理对。”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熊十力就找到废名说:“昨夜我回去想过之后,还是你的道理对。”说罢,两人哈哈大笑。熊十力能放下架子主动道歉,不失大师风范。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有过错并不可怕,怕的是文过饰非,怕的是讳疾忌医。很多时候,承认错误并能及时改正错误,非但无损于一个人的形象、人格,更是一种高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