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宝宝的自我认知能力(出生~3个月)
1.关注宝宝的自我认知能力(出生~3个月)
宝宝出生以后,对于自己是一个与他人独立的个体就有一些初步的意识,而其自我认知能力又是通过闻味道和听声音等方式来发展并逐渐确立的。
【聪明妈妈私手记】
by:铃铛妈妈
朋友阿彪是一位资历颇深的儿童心理学家。一次聊天时,我们聊到了一个严肃的话题:每个人降临在这世上,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必然是“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属于什么地方”。虽说此话乍听起来,有点像很多失忆者在苏醒后的第一句话,不过,很多时候,对此问题,我还真是会有一种言不由衷的茫然。
友人说,对自我认知的茫然和缺失是很多人的一个通病。生在这个世上,我们需要了解和认识自己、需要认识与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需要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缺点,需要意识并调整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脾气和欲望,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律和反省,可以说,这些“工作”是我们一生都在进行的,而这正是一个漫长的自我认知的旅程。
友人又说,如果把目标人群转到我们的为父为母身上,就会发现,当我们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父母一面热火朝天地谈论自己的孩子如何不自信、胆小、做事缺乏目标、不能很好和别人合作,进而又如何风风火火地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到要求孩子大胆、鼓励孩子自信、帮助孩子设定目标的时候,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这些可歌可泣的父母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帮助您的孩子认知他自己。
随着婴儿“哇”的一声啼哭,我们做父母的往往会乱了分寸,慌了手脚,一时间,聚集所有的精力与财力于孩子的衣食住行,生怕怠慢了这个小大人,也生怕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然而,有了友人的警醒,我才恍悟,其实,孩子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才是我们施与早教的关键环节。
于是,在儿子铃铛嗷嗷待哺的那段日子里,我每时每刻无不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和真诚的眼光去面对他。那些在旁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哼哼唧唧、举手投足,在我眼里却暗藏着无比珍贵的信息。我知道,此时的铃铛正试着探究他的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和触觉,当然,更试着借此本领来探究周围这个全新的世界,而这一切皆源于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这样一个画面:每当爸爸妈妈呼唤铃铛的乳名时,他就扭过头来,知道那是特意招呼他,这都是宝宝自我认知能力成长的迹象。
友人继续告诉我,自我认知智能是有关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儿童的自我认知智能,又是指儿童对其自身的认识、评价、监督、调节和控制等的水平。具有较好自我认知智能的人,头脑中有一个关于自己的、积极可行的有效行为模式。
听到这里,我下意识地思量了一下自己,有些时候,我对自己的行为和能力估计会偏低,目标设定也会表现出不自信。友人看出了我的小心思,亲切地讲,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律和反省,这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人的一生都在进行。再看看那些对自己的行为和能力估计过高的孩子们吧,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无不会因“眼高手低”而身陷种种波折与坎坷。
友人的点拨让我醒悟了,作为父母,我们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与幸福,但是,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我们是否会识别孩子自我认知能力成长的种种迹象,进而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呢?
这也让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希望孩子长大成人后的一天,寄希望于父母、老师、同伴来告诉他“我是谁,我是怎样一个人,我需要什么,我要过怎样的生活”等这些似乎更多的经由别人来告诉给他们的问题,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就有必要帮助孩子提升对自我的认知能力,让他们学会认识自己、分析自己、提升自己,自己走好自己的路。
【说给菜鸟妈妈听】
当宝宝出生以后,对于自己是一个与他人独立的个体就有一些初步的意识,随着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的不断发育成熟,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发展,并逐渐明白自己是独立于周围世界的单独个体。对于1~3个月的婴儿,可以针对其认知能力的表现,进行适当的培养。
1.视觉方面。此时的宝宝看见妈妈会表现得非常兴奋,看妈妈的时间也明显比看其他人的时间长,有时还发出声音与妈妈打招呼。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儿的视觉能力也逐渐增强,能较长时间注视一个物体,也能灵活注视移动的物体。为此,建议妈妈经常将宝宝面朝前竖着抱,让他熟悉屋里的各种物品,而且边看边指给宝宝说:“这是布娃娃,这是毛毛熊。”重复这样的练习,宝宝就会形成记忆,以后一说到布娃娃或是毛毛熊,小家伙就会将目光转向放布娃娃或毛毛熊的地方。为了锻炼宝宝注视移动的物体,可以选择婴儿喜爱的小玩具,一起玩耍时,边摇边移动,使其目光追随移动的物体做上、下、左、右方向的移动。
2.听觉方面。为了促进宝宝听觉的发育,可以经常给他听一些柔和或熟悉的音乐。而且做过胎教的婴儿,父母也应继续让宝宝听胎教音乐,强化记忆,促进听觉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婴儿对胎儿期曾听过的音乐、故事,在其出生后会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如果在宝宝哭闹不休的时候,给他放一段胎儿期熟悉的音乐,或是讲一段那时熟悉的故事,就会奇迹般地安静下来。不过,这种记忆能力是很短暂的,出生后如不继续强化,很快便会遗忘。另外,在这段时期,在婴儿的视线以外,轻轻地呼唤他的名字或摇一摇带响的玩具,宝宝就能准确、较快地转向声源方向。不过,这种听觉刺激不要过响;一种刺激不要重复多次;时间也不宜过长,5分钟左右就行。
3.触觉方面。很多宝宝在这段时期会有吃手、啃脚的嗜好,这标志着宝宝的心理发育进入一个新阶段。要知道,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协调阶段,也是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为此,父母可以将各种软硬、粗细、大小不一的物品,如毛线球、塑料瓶、小勺、积木等放在宝宝的小手上,让他练习抓握,体验触觉刺激。这些物品不必样样东西都去商店购买,家中随处可见、贴近生活的东西就很不错。
【智慧小博士】
家庭气氛对孩子自我认知智能的影响也很大,相比优越的家庭环境,和睦的家庭环境,更能助长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
【亲子小游戏】
宝宝出生以后,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发展,常和他们做做下面这个游戏,有趣又有益。
开始游戏喽:家长备好两件玩具,先拿出一件玩具让宝宝看一会儿,再拿出一件玩具让宝宝注视。接下来,家长让两个玩具交替出现在宝宝眼前。
再叮咛几句: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的视线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