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自信(6岁~7岁)

8.给孩子自信(6岁~7岁)

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起点,自信的孩子能够主动与人交往,勇敢面对困难,大胆尝试新事物。让孩子变得更自信,就需要给孩子的心灵注入更多自信的力量。

【聪明妈妈私手记】

by:响响妈妈

记得响响刚入学不久的一个下午,我去学校接孩子放学,顺便和班主任老师了解了一下响响进入小学一个月的学习情况。

谈话的时候,响响也在场。戴老师和蔼地和儿子说:“你的画画得非常不错,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就是有些时候,写字反倒看起来不够认真,希望以后你在这方面,能够多多努力一下噢。”谈话后,戴老师还特意鼓励响响说:“字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形象,如果人长得漂亮,字写得丑,那该是件多么遗憾的事情呀。”

后来,在回家的路上,我还一个劲儿地在琢磨,该怎么和孩子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和改善。可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响响那天写家庭作业的时候,字写得显然比往常慢了,而且认真多了、整齐多了。

此后的一天,响响放学后,告诉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戴老师表扬我了,她说我的字写得好,她还给我打了‘优’呢。戴老师还说,如果我继续努力的话,还会写得更好咧。”

响响的进步令我很是惊喜,我真的没有想到孩子会如此认真地对待老师对他的反馈,看得出,在这件事情上,响响给自己施了压力,而且我也能感受到他是发自内心想要好好改正的。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原来孩子的自我纠正能力竟然是这么的强。其实,我们做家长的,真应该从心底里相信孩子的认知能力,相信他们总会找到合适的方式取得令人满意的进步。当然,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我们大人还须用一些精挑细选的词语来激励孩子,这样他们才会感到自己真的做了很特别的事情,这样孩子的自我意识才会得到扩展:“哦,原来我可以写好”。“哦,原来我能得优啊。”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我们大人还须仔细地去看、去听孩子所说所做的一切事情,当他们取得新成绩时,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跟他们一起开心庆贺。做到这些,孩子就会知道他在进步,他的进取心得到了你的赞美和尊重,而这对帮助孩子不断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的能力又是如此重要。

【说给菜鸟妈妈听】

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阶段,只有认识自身状况,确立完整的自我概念,知道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角色,才能使自己的行为适应教育环境的要求,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刚入小学的学生,还带有明显的幼儿期的特点,在思维活动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受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常常是片面的、简单的、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对于很多学龄儿童来说,他们会从对事物外在表面上的认识,过渡到对事物内在联系上的认识。也就是说,能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而这一变化将影响儿童的整个心理活动,使他们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但是这一变化是一个逐渐的发展过程,绝非一入小学校门就会自然发生。

不过,多数这个年龄的孩子,已获得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语言、姿势、绘画、数字及其他有关的符号。利用这些符号工具,他们不仅能顺利与周围人交往,还能从中了解自己。为此,家长可以基于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已有一定发展的前提,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这是因为说话与写话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孩子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观察、思考、说话、写话,也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事物,从而发展和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能够有意识地把自己和其他孩子相比较,并常常公开批评他人,而且开始模仿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这种时候,如果家长能够巧妙地利用这一点,通过树立榜样,而不是通过直接批评,可以很好地纠正孩子的一些毛病。

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做好心理适应的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家长要适时地鼓励孩子,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在实际经历中体会到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要知道,孩子自我认知智能的发展受其学业能力、交往能力、同伴以及父母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家长在这些方面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帮助,无疑是培养孩子自我认知智能的关键。

【智慧小博士】

说话和写话是小学低年级作文的特有形式,它符合刚入小学不久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发展的特点。

【亲子小游戏】

陪孩子一起玩,不仅可以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使其心理更健康。下面这个《投投硬币》的游戏就有这样的效果。

开始游戏喽:家长先准备一个旧杯子和30枚硬币,并把杯子放到空旷的地方;然后,家长和孩子坐在离杯子约1米远的地方,先由爸爸示范,一次投一枚硬币,接着是妈妈,再是孩子。全家人比一比,看看谁往杯子里投的硬币最多。

再叮咛几句:这个游戏会让孩子明白勤于练习和努力拼搏,会使自己变得更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