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进行自尊心培养(3岁~4岁)
5.随时随地进行自尊心培养(3岁~4岁)
3~4岁的宝宝大多数已经进入幼儿园了,突然改变了生活方式,又突然离开了家,孩子很可能会出现不安和焦虑。他们的自我意识有着怎么样的发展?父母又该如何引导呢?
【聪明妈妈私手记】
by:小樱桃妈妈
我家小樱桃3岁时,顺利进入一家幼儿园,突然改变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她表现出任何的不安和焦虑。其实,在此之前,在亲子园上全天班的经历,已经让她习惯了集体生活,即便面对新环境,也不会有离开亲人的分离焦虑。
那段时间,小樱桃的自我意识也有了很多发展,使用第一人称“我”的次数越来越多。即使在画画的时候,她也一定强调要把“我”画进去,而且她还顽强抵制我给她剪头发,还说:“我是女生,我要梳辫子,男生才是秃子……”
那时,小樱桃开始喜欢翻专门写给小孩子看的百科全书,对身体的秘密又是如此感兴趣,还经常在睡觉前自己默默地翻一翻,然后举起来:“妈妈,讲!”
“血为什么是红色的?”
“我们为什么要刷牙?”
……
我知道这些都表明幼儿的自我认知智能,虽说此时的小樱桃对很多问题还似懂非懂,但五官是什么,小男生和小女生有什么不同,宝宝是怎么来的,这些她都明白了。
在小樱桃4岁左右的时候,她已经能够完全自理,有时候,还会帮着小妹妹把衣服整理好,带小妹妹上厕所。午睡起床时,会帮助比她小的小朋友穿上衣服,系好扣子,帮助他们穿鞋的时候分清左右。通过帮助别人,小樱桃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加熟练了,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她也学会了关怀别人。
其实,小樱桃之所以会有这些表现,与我们在平时生活中适时的鼓励和评价是分不开的。孩子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他们已经有了自主意识,大多数孩子已学会并乐意游戏,也非常喜欢与他人交往。我们做家长的,如果适时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力所能及的事,那么,他们就会逐渐产生自信和自主感,更加积极地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当然,这对引导并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是很有意义的。
帮助孩子认识自我,继而学会自我评价,不仅需要做父母的学会正面管教,更离不开对幼儿自尊心的满足。
孩子的成长需要各式各样的体验,当然,他们也会为此不停地犯各式各样的错误。不过,孩子原本就是在不停地犯错中成长。小樱桃三四岁的时候,跟多数孩子一样,心就像玻璃一样脆弱而敏感,那时的她,犯了错误会感到羞愧,怕别人讥笑,不愿被人当众训斥。我很清楚,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自尊感开始萌芽的时期,而自尊感又与幼儿的能力和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有关。当幼儿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将会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而且孩子大胆地进行各种尝试时,也是在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生命,并在这种体验中逐渐认识真实的自己;反之,则会出现压抑、焦虑与同伴不能友好相处等情况。
所以,为了帮助小樱桃满足自尊心的需要,在给她布置房间时,我会征求她的意见,问她喜欢什么样的小床,喜欢什么颜色的窗帘,喜欢把玩具放在哪里……让她觉得自己受重视,自己的意见受到了关注。可以说,在这段时期,当孩子问问题时,我们用什么态度来回答他,当孩子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他遇到好玩、有趣的事情时,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响应他,恐怕此时,再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了。
【说给菜鸟妈妈听】
三四岁是孩子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也是提升内省智能的重要时期。最初的时候,当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孩子会不厌其烦地说:“这是我的。”其实这是孩子自我认识的开端。此外,在这个时期,孩子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我的五官有什么用?我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然而,面对这些情况,很多父母会把孩子的种种行为和捣乱画上等号。其实,内省智能是一个人了解自我、分析反思的能力,也是建构正确的自我知觉的能力。所以,此时的孩子才会对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事和物越来越感兴趣。这种时候,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这些问题,并设法用最有趣、最明了的办法来解答孩子的疑问。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大多喜欢画画,喜欢玩橡皮泥。所以,每当孩子画完画、玩过橡皮泥后,你不妨这么跟他聊聊:“你为什么画这个东西啊?”“咦,你怎么用这种颜色的蜡笔了呢?”“咦?你为什么把橡皮泥捏成这个小动物呢?”“你觉得哪里画的好看呢?”可别小看这些提问,它们可以帮助孩子对自己的游戏过程和游戏中的行为进行回忆和总结。当然,游戏的时候,也切记不要用取笑的口吻来讽刺孩子的涂鸦,否则的话,极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哦。
也许,一提到这个话题,不少父母就会叫苦了:“孩子在绘画或游戏过程中,总会遇到挫折,而这种时候,又是最让我们头痛的了。”其实,任何时候,父母的鼓励和引导、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永远都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当孩子把积木搭得很高很多的时候,却突然倒塌了,小孩肯定很伤心,这时父母不妨问问孩子:“它为什么倒了?要怎样搭,它才不会倒?”然后父母再耐心地与孩子重新搭建积木。切记,搭建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地解说正确的方法。
【智慧小博士】
“我”的掌握和使用使幼儿把自己这个客体的人转变为主体的“人”来认识,最终形成了自我意识,并由此进一步发展起自我评价,产生自我情感的体验。
此外,角色游戏对内省智能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娃娃家、小医院、美容院、小菜场等游戏。在和孩子玩娃娃家的时候,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可以互相转换,这样孩子就会尽量体验父母的感受,而且互换角色的玩法,也会让孩子有不同的心理体验。要知道,换个角度看自己在提升孩子内省智能中有着同样的积极作用。“我”和“角色人物”是儿童认识自我的一个途径,能使孩子直接感知自己扮演的“角色人物”是不同于“我”的。
【亲子小游戏】
为了帮助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这里再推荐一个《认识自己》的小游戏,非常适合3~4岁年龄的孩子。
开始游戏喽:家长先准备好空白的纸或名片以及彩色笔,再在空白纸上画上五官、四肢和身体各个部位;接着,让孩子站在镜子前,照照脸,再照照手;然后,家长再让孩子找出画着他看到的东西的纸来。
再叮咛几句:这个游戏给孩子创设了自我认识的情境,可以让他们在快乐的情绪中去感知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当然,也可以让孩子画画爸爸妈妈,看看画出来的东西和自己是不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