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6岁~7岁)
10.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6岁~7岁)
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意想不到的教材,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资质聪慧、反应能力佳的好学生,就不可错过这个绝佳的好机会,注重孩子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聪明妈妈私手记】
by:小可乐妈妈
我家小可乐6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认识1元、5角、1角硬币了。不过,话说回来,这还得归功小可乐幼儿园紧邻的那家便利店呢。
那时,每天我接小可乐从幼儿园出来,他就会立刻拖我到超市侧门,嘀嘀咕咕地讲:“妈妈,咱们进去看看。不花钱逛逛也行。”
刚开始,我还真觉得自己的钱包这下可倒大霉了。要知道,那时的小可乐简直是见到什么玩具糖果啊,通通都想要。好多时候,在我的威胁之下,他才会有所收敛。
直到有一天,当我从一本育儿书上得知经常带孩子逛逛超市,可以加强对他们数学逻辑智能的培养时,我才开始把超市当课堂,正式着手训练小可乐的基本功。
不过,教育方式经这么一个转变,我才真发现,对于小孩子而言,超市的魅力还真是无法抵挡啊,无论是商品的色彩、种类还是形状,孩子们都是那么的好奇,难怪超市是最容易让孩子对数学加深认知的地方。
到了超市里面,我经常会拿起一件小可乐感兴趣的零食递给他:“宝宝,来念念这个的保质期!”然后母子俩认真地分析起来。这个刚刚弄明白了,我又会不经意地拿下一件物品递给他,“咦,小可乐,你帮妈妈找找这个的保质期吧,我没有找到呀。”紧接着,又是一番专注的分析。这么一来二去,导致我家小可乐现在一到超市,最关心的就是保质期:“来,让我看看坏了没。”食物有保鲜期这么一说,早已根植到他的小脑袋瓜里了。
其实,好多时候,食物的保质期是没有问题的,情况都非常良好,这种时候,我就会故意“找碴儿”了:“儿子,这袋水饺多少钱啊?让我们看看价签吧。”“咦,我看到那边还有一袋别的牌子的水饺,它又是多少钱呢?”“让我们把这两袋水饺比比吧,哪个轻,哪个重呢?”就这样,在我的“斤斤计较”下,从一件产品身上,小可乐也逐渐明白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数字各自代表着什么。
当然,我还会教小可乐从超市中学习简单的加减运算。
记得有一次,我带小可乐去逛超市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5元钱递给他,很郑重地嘱咐道:“今天我们只有5元钱。这5元钱由你来负责买东西,要买两样不同的东西。”
“好!”儿子爽快地答应了,看样子,大概觉得自己这样才像大人,兴奋得不得了。
采购计划刚开始,小可乐就忘了原则,一边走一边嘀咕:“我想买3块钱的草莓、4块钱的香蕉。”
“可是,你只有5块钱啊。”我在一旁认真监督着。
只见,小可乐努力地数着自己的小手指,点了点头说:“啊!是啊,我的钱不够。那我买一根棒棒糖和一小袋海苔吧。两块加两块。”
“这次够吗?”我又试探性地考考他。
“够了!耶!”小可乐想都没多想就斩钉截铁地说,还没等我回应他,自己就欢快地扑向收银台,跟着大人们排队去了。
有了这次小体验,让我有了一个很深刻的感受:生活中到处都藏着育儿良机啊,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总会找到生动巧妙的方法,让孩子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原来竟是如此的简单。
更重要的是,在超市里进行的数学游戏,不但提升了孩子的数学综合能力,更在无形中让孩子接触到真实的生活,掌握很多的知识和道理。
【说给菜鸟妈妈听】
幼儿的计数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研究表明,一般遵循先口头数,然后点物数,再到说出计数的结果的发展顺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计数的技巧也在不断发展着。6岁多的儿童逐步摆脱用手触摸物体来计数,大多能直接用眼看着数,以眼的活动代替了手的活动。研究还表明,儿童到了6岁多,基本上具有点物数20以内数的能力。而且不少6岁多的儿童开始能从中间任意一个数起接着数,这意味着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在数词之间建立起较牢固的联系,并且对计数规律有了一定的理解。
与此同时,幼儿在学习计数的过程中,已经接触到数的序列结构,这是掌握数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知道自然数的顺序,每个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数与数之间的顺序关系和大小比较,以及序数的含义。一般来说,儿童6岁以后一般都能按照数的顺序顺利地排出20以内的数的顺序,这意味着多数儿童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顺序关系。
此外,大多数6岁多的儿童能区分早晨和下午;知道一年四季的名称,能基本掌握一周的时序;在辨别“今天”、“明天”、“昨天”的基础上,开始延伸到能辨别“后天”、“前天”、“大前天”。
总之,对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培养,在数学逻辑能力方面,一定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发育特点,顺序逐步地进行。
【智慧小博士】
发现并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智能,其实并不难,家长可以轻轻松松地从周围生活中的人或事物中引导孩子,以玩游戏的方式带他们进入有趣的数学世界。
【亲子小游戏】
下面这个游戏可以帮宝宝提升数学智能,方法简易又有趣,一起来玩吧。开始游戏喽:家长先准备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孩子仔细观察,并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比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每个面是否相同?然后,让孩子想一想身边哪些东西像正方体,哪些又像长方体。
再叮咛几句: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孩子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