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宝宝的音乐“前能力”(出生~4个月)

1.开启宝宝的音乐“前能力”(出生~4个月)

胎儿从出生到四个月,可以说是音乐“前能力”发展的第一阶段。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登纳曾经说过:“在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赋当中,音乐天赋是最早出现的。”这里的音乐天赋,又叫宝宝的音乐“前能力”。

【聪明妈妈私手记】

by:苗苗妈妈

还记得苗苗刚出生那会儿,胖嘟嘟、粉扑扑的脸蛋特别招人喜欢,只是头三四天,对家人的日常生活活动产生的各种声音往往无动于衷。一位懂医学的朋友告诉我,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中耳鼓室空气尚未充盈,而且外耳道还有尚未清除的部分羊水,于是,妨碍了外界声音向耳内传导,因此,在这段时期,听觉不太灵敏,表现得比较弱,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在3~7天后便会得到好转。

果不其然,苗苗过了那几天,我发现她对声音开始有感觉了,尤其偏向于听一些柔和、缓慢的声音,而且每每播放这类音乐时,她就表现得格外安静、乖巧。

在我坐月子那会儿,婆婆从老家赶来照顾我们。由于婆婆在乡下生活多年,在坐月子这种事上,有些地方还特别认老理儿,总把我和苗苗的房间搞得静悄悄的,连走路也要小心翼翼,生怕弄出一点声音吓着苗苗。我告诉婆婆,这种古老的办法应该结束了,即便是新生儿也要有一个有声的环境,而来自家人正常活动产生的各种声音,像走路声、关开门声、水声、刷洗声、扫地声、说话声以及屋外传来的许多声音都会无形中刺激新生儿的听觉,促进其听觉发育。反倒是,让房间静得没一点声音,唯恐声音吓着新生儿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说服婆婆的工作进展得很顺利,而且除了这些自然存在的声音外,我们还特意为苗苗创造了一个有声的世界。比如,我们为她准备了些有声响的玩具——拨浪鼓、八音盒、会叫的鸭子,还让她听有节奏的优美乐曲。每当看到她露出甜蜜的笑容,我的心里简直比吃了蜜还要甜。

【说给菜鸟妈妈听】

胎儿从出生到第四个月,可以说是音乐“前能力”发展的第一阶段。这里所说的音乐“前能力”,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音乐天赋。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登纳曾经说过:“在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赋当中,音乐天赋是最早出现的。”这里的音乐天赋,又叫宝宝的音乐“前能力”。

其实,早在胎儿期,宝宝的音乐“前能力”就已开始表现了。在妊娠的第三个月,多数胎儿已经对来自外界的声音刺激有所感觉,他们会通过动作以及改变内部呼吸的方法来对声音刺激作出反应。对于刚刚出生的新生儿而言,他们可以很快地开始利用其在胎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声音经验,去探索眼前这个丰富多变的声音世界。

以前经常有人认为新生儿是没有听觉的,但是当我们用一个带声响的玩具在新生儿耳边轻轻摇动时,就会发现新生儿会以某种方式动一动身体、皱一皱眉头,或是稍微转动一下头部。如此看来,新生儿显然听到了声音。事实上,科学实验早已证实,新生儿不仅能听见声音,还特别喜欢听柔和、缓慢的声音,并且表现得格外安静。反之,如果新生儿听到是尖利的声音,则会表现得急躁不安,甚至大哭大闹。

到了3个月时,婴儿就能再认母亲的声音或其他直接护理人的声音。快到4个月时,婴儿会用他们的手或脚去碰击那些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声音的玩具。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动作只是婴儿的一种本能反应,纯属偶然行为,但是如果声音十分悦耳、十分有趣,婴儿就会饶有兴致地一次又一次地去重复这些动作。当然,给婴儿放的音乐要柔和、动听,声音不要连续很长,否则宝宝会失去兴趣,停止反应,而且时间也要有节制,要防止有其他声音的干扰。

【智慧小博士】

在这一阶段,家人,特别是母亲,最好能经常和婴儿说说话,虽然这时他还不能应答,但是也能促进其听觉发展,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知力。

【亲子小游戏】

下面这个小游戏《小手来跳舞》,就非常适合大人和新生儿一起来玩耍。开始游戏喽:家长先为宝宝重复播放某一段音乐。当播放第一遍时,让宝宝静静地听;播放第二遍时,家长抓住宝宝的小手,随着音乐的节奏跳“小手舞”,做出“手摇摆”、“上下拍手”等动作。当音乐节奏变得欢快,动作也要欢快些;当音乐节奏轻柔而舒缓,动作也要轻柔些。

再叮咛几句:家长和宝宝一起做“手舞蹈”时,要注意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宝宝,同时注意动作和音乐要合拍。另外,给宝宝听音乐时,音量应选择为中等,每次只听一种性质的音乐,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