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哺育孩子健康成长(6岁~7岁)
8.用音乐哺育孩子健康成长(6岁~7岁)
音乐的乳汁可以哺育孩子天真烂漫、活泼愉快地成长,它还可以让孩子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更敏锐的观察力、更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更活跃的创造力。
【聪明妈妈私手记】
by:菡菡妈妈
还记得,在菡菡的满月酒上,一位在双语幼儿园工作的好友跟我讲过这样一句话:“音乐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音乐却是万万不能的。”这话说的就是音乐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这位好友还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好友所在的幼儿园来了一位新成员,名字叫做倪倪。当时,这个小家伙才两岁八个月大,因为有些语言能力的限制,所以她还不善交流。
每天,倪倪都会穿着一双沉重的牛仔鞋来到幼儿园,几乎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一天,好友播放了一首曲子,倪倪开始意识到音乐中的节奏。于是,她停下手中的事,弯下她的膝盖,一脸微笑着,上上下下地蹦跳着。倪倪的这一举动让好友身边的老师们也顿时有些吃惊。他们纷纷说,倪倪感到了快乐,她笑了。
好友看到这一幕,当即鼓励倪倪说:“倪倪,用你的脚和手跟着音乐动。”在老师的鼓励和肯定下,倪倪的“进行曲”越来越有力了。虽说这是一个有趣的例子,但是,对我而言,却如此真实地感受到音乐自身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力量和魅力。于是,在对女儿菡菡的启蒙教育中,音乐教育也被我搁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作为菡菡第一个乐器的拨浪鼓,音响效果与娱乐效果可以说是共同发挥了作用,每当菡菡的小手摇动它的时候,总会奏出富有变化的响动,既提高了女儿对声响的辨认,提供声音刺激的体验,又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而且还能锻炼她的小手臂,增加手部运动。其实,在菡菡身边,像拨浪鼓这类传统玩具还有很多,虽说现代玩具都向着智能和新潮方向进发,但是我依然认为这类玩具对孩子智力方面的开发还是很有帮助的。
生活中,我也会尽量让菡菡受音乐的感染,于点滴中,体察音乐和日常生活的息息相关。比如,菡菡起床时,我会为她放一首清新向上的乐曲,让孩子在优美的乐声中醒来,这对帮助女儿养成良好的起床习惯很有益。再比如,一家人进餐时,我会放一首轻音乐,如此一来,既提高了用餐质量,又使全家人心情更舒畅。要知道,听是孩子享受音乐的开始,高尚音乐更能开启孩子的心灵,而那些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作品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后来,菡菡到了学琴的关键期,我又在征求她的意见后,有针对性地为她挑选了一家口碑不错的培训班。在我们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女儿菡菡在弹琴方面有了巨大飞跃,从开始的识谱困难到现在的流利熟练,即使是新曲子也不用我们提醒和念谱,也能表现得非常精彩。有时候,我都不由得感慨,别说是6岁多的孩子,即便是大人也很难做得到。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和老公总是试图给女儿一个好的影响,让她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并且把它做好,不能轻易放弃。
女儿的成长历程也再次证明,音乐的乳汁是可以哺育一个孩子天真烂漫、活泼愉快地成长的,它甚至还可以让孩子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更敏锐的观察力、更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更活跃的创造力。
【说给菜鸟妈妈听】
孩子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每一分钟都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变化。然而,孩子的大脑发育就像一棵小树苗的成长,需要充分合理的营养供应、尽心尽力以及方法得当的养护,在孩子健康成长的每一天,家长做到抓准时机、抓住根本,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又该如何把握音乐方面的潜能开发呢?
1.培养孩子成为“听音高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炒菜声、工地上机器隆隆声、鞭炮声、虫鸣鸟叫声以及大自然的风吹雨滴声等。带孩子认识这些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声音,试着让孩子去模仿,不仅可以有效加强他们对于声音的印象,还能让孩子的听觉变得更敏锐,增强其对外界声音的感知能力。
2.看电视学音乐。孩子都爱看动画片,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妨提醒孩子音乐是怎样随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卡通人物高兴、伤心或剧情紧张危急的时刻,背景音乐会有明显的变化。对孩子来说,这种通过声音回味影片的游戏不只有趣,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如何利用声音的特质,来呈现各种不同的情境。
3.配合音乐课程,多听相关音乐。孩子学习乐器时,总喜欢弹奏自己熟悉的曲子,家长不妨经常在家里播放CD,孩子听得多了,自然就对课本上的曲子产生了亲切感,也渐渐熟悉了曲子的节奏和旋律。而且这种方法也能增进孩子学习的速度和信心,排除其对新曲子的不安。
【智慧小博士】
研究发现,对6~7岁孩子定期进行音乐训练,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数学技能。
【亲子小游戏】
生活中,到处都是开发孩子音乐潜能的好机会,下面这个《敲鼓传球》的游戏就不可错过。
开始游戏喽:家长备好小鼓、小球各一个;家中成员围坐一圈;爸爸先敲鼓,提示孩子听到鼓声后,按顺时针把球传给紧邻他的下一位,并告诉孩子球不可掉在地上。
再叮咛几句: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节拍感,让他感受流动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