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吹拂:杨远婴自选集》简介
《季风吹拂:杨远婴自选集》这本书是由.杨远婴著创作的,《季风吹拂:杨远婴自选集》共有120章节
1
北京电影学院学者文库编委会名单
编委会主任: 钱 军 总主编: 胡智锋 编委会副主任: 孙立军 张 健 俞剑红 支宏伟 扈 强 执行主编: 王海洲 编委会委员:(按照姓氏拼音排序) 敖日力格 ...
2
写在前面
胡智锋 《北京电影学院学者文库》即将问世,这是以北京电影学院学者名义整体推出的第一套文库。之所以要推出这样一套文库,我想至少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对北京电影学院办...
3
目录
目 录 北京电影学院学者文库编委会名单 写在前面 第一辑 历史叙事 导演的谱系 一、生存与策略 二、认同与抉择 三、历史与叙事 四、被时间放逐 五、拆构与建构 ...
4
第一辑 历史叙事
...
5
导演的谱系
20世纪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造成了电影创作和导演队伍非个人而群体的发展规则,其中制作体制的变化、语言方式的转换、表述主体的更迭都以文化格局的总体变动和创作人员的批...
6
一、生存与策略
中国的第一代导演是中国早期电影——无声电影的创作者。 作为民族本土电影的雏形,默片的生产持续了大约30个年头,历经奠基(1905—1924)、探索(1924—1...
7
二、认同与抉择
“郑正秋的逝世表示结束了电影史的一章,而蔡楚生的崛起象征另一章的开头。”[10]柯灵先生的论断基于这样的事实:《渔光曲》第一次为中国电影赢得国际声誉(1935年...
8
三、历史与叙事
“十七年电影”(1949—1966)在历史的教科书上留下一串数字化的记录:三大生产基地[北京电影制片厂(简称北影),上海电影制片厂(简称上影),长春电影制片厂(...
9
四、被时间放逐
第四代导演似乎一直处于时间的焦虑之中:求学时遭遇“文化大革命”,就业时遮蔽于第三代导演的光环,艺术上与第五代导演狭路相逢,年富力强之际,又猝然经受世纪末电影产业...
10
五、拆构与建构
第五代导演最初特指北京电影学院78班学生,如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吴子牛、胡玫、彭小莲、刘苗苗、李少红、夏刚、宁瀛等,后来又加进了在电影学院进修过的同龄人黄建...
11
六、边缘与主流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关于第六代中国导演的评论话题已经形成,当时构成这一话题的成员主要是北京电影学院85级的学生:胡雪杨、王小帅、娄烨、管虎、何一、路学长、王瑞...
12
结语:代群的消失
如果说电影曾在20世纪80年代以叛逆和反思彪炳于整个文化艺术界,那么在21世纪初叶它主要以多变的类型(制作模式与片种样式)于社会掀动波澜。从对中国问题的介入和表...
13
电影的自觉
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来说,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不可漠视的里程碑。它以宽厚的艺术胸襟和蓬勃的人生内容,改变了旧的审美规范,重建了新的创作格局,昭示了自觉化电影...
14
一
80年代变革的历史前提是“文化大革命”,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是当时中国人思索与行动的出发点。“科学与民主”的口号的重新提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方针的响亮...
15
二
在中国电影史上,同称左翼电影的现实表达于1949年前后差异巨大。 40年代是左翼电影的黄金时代。当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民族生存和个人安危处于异常的环境下...
16
三
统领整个文化界的历史沉思催生一批以反思为主题的影片——《黄土地》《一个和八个》《良家妇女》《人生》《青春祭》《猎场札撒》《野山》《黑炮事件》《绝响》……这些影片...
17
四
文的自觉取决于人的自觉,风格化电影的出现得益于新人的崛起。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毕业于电影学院的中青年导演在影坛崭露头角,他们的创作是思想解放的精神产儿,...
18
乡土寓言
中国电影中的乡土想象依附于20世纪中国艺术思潮的流变。 20世纪中国的艺术被描述为一部大历史叙事的衍变。世纪初的清末文学讲述的是一个黑暗社会的腐朽故事,四大谴责...
19
一、孙瑜:田园理想的幻象
1949年后,孙瑜在一场疾风暴雨式的《武训传》批判中被打翻在地。其实在1949年前,孙瑜的农村诗化情结也每每遭到同时代人的揶揄。 当时的著名评论家苏风在批评《火...
20
二、《槐树庄》:阶级斗争的演练场
在17年的农村电影中,《槐树庄》提供了一份独特的文本。它的执行导演是军队制片厂的王苹。 在20世纪初叶,王苹是一位接受了较高教育的文化女性。出演《玩偶之家》的艺...
21
三、《黄土地》:寻根与反思的镜像
《黄土地》的出现以两个前提为先导:就国家而言,是那场“文化大革命”;就世界而言,是全球性的现代化潮流。面对西方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纷繁的文化现象,在巨大的惊愕和痛苦...
22
四、90年代:质询现实的迷惘
如果说80年代的文化反思运动设置了一个悖论式的两难语言处境:一面是复兴民族精神的寻根,一面是批判民族传统的启蒙,那么90年代的文化思考失去了这种空灵,而进入更为...
23
新旧之交
于2008年盘点中国电影,需要向前回望,因为当下围绕电影所产生的种种现象,都与21世纪初的“入世”相关。 1999年底,中国与美国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达...
24
一、一种新势力的崛起
票房标志成功,市场主导创作,类型流行,娱乐至上,当电影不再仅仅是无视经济回馈的宣传工具,中国的电影遭遇了1949年以来最大的一次转型:投资多轨,民营崛起,院线统...
25
二、一个旧片种的复兴
近十年来鸿篇巨制的电视连续剧构筑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复古图景:讴歌清朝业绩,重建汉唐帝国幻象,皇帝、朝臣、公主、格格云集屏幕。而新千年以来的中国大片似乎也全部沉浸在...
26
三、一种姿态的恪守
2000年以来的电影生态环境对于年轻的创作者们犹如一片艰难的沼泽地,虽然具有跨国资本、国家资本、民间资本的多重结构,但资金的投放却都坚决地集中到了少数几个具有票...
27
四、一些新的光亮
还有一些作品在2006年带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疯狂的石头》引发观影热潮;《静静的嘛呢石》讲述了西藏人眼中的西藏;《我们俩》温情而质朴。它们或商业,或艺术,但却...
28
大时代小时代
在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可能很少有哪一个领域像电影业这样在短暂的时间内实现巨大的“裂变”,于2010年后的短短几年内,商业影片迅速成为影院的主导力量,把中国电影推...
29
一
《黄金时代》是2014年最大的话题电影。在超级英雄、都市时尚、无厘头笑闹、枪战武打统治院线的当下,《黄金时代》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它冷静、舒缓、雅致:有文艺电影...
30
二
张艺谋的《归来》把时间拉到了“文化大革命”后的70年代——阔别家庭20年的政治犯陆焉识(陈道明饰演)兴冲冲地从劳改农场归来,却发现妻子冯婉瑜(巩俐饰演)已患失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