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结语

21世纪陡然升温的粉丝经济格外引人注目,闪现于不同媒体的演艺人员作为时尚流变的风向标受到娱乐媒体的追逐与吹捧,并被冠以明星的桂冠。但这种仅仅囿于短暂时髦的鲜肉流星与历经岁月沉淀的阮玲玉、于蓝、巩俐无法相比。

特定的历史情境是明星诞生的前提,是变动不居的20世纪成就了阮玲玉、于蓝、巩俐的电影人生,而她们的银幕创作也迎合了当时的文化需求和民众情绪。她们之所以比同时代演员具有更高的明星指数,是因为她们曾经搅动电影风向,影响文化思潮,指代女性生存境遇。她们的银幕表演和人生表演双重地进入了公共领域与私人记忆,成为人们认知艺术生产及意识制约的形象路径。而且,她们的活动影像提供了比文字历史更加复杂多义的细节表征。

2020年

【注释】

[1]钱化佛,郑逸梅.亚细亚影戏公司的成立始末[G]//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456-1458.

[2]谷剑尘.中国电影发达史[G]//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360.

[3]史鹏,等.近世中国十大社会新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410.

[4]参见《影戏生活(第1卷)》(叶培大,1931)中的《谈我所认识的几位明星》,转引自: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222.

[5]龚稼农.龚稼农从影回忆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79-80.

[6]郑君里.阮玲玉和她的表演艺术[G]//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1022.

[7]阮玲玉主演的电影仅有《恋爱与义务》《桃花泣血记》《小玩意》《再会吧,上海》《神女》《新女性》《一剪梅》《归来》《国风》9部至今仍存拷贝。

[8]龚稼农.龚稼农从影回忆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427.

[9]石曼.黎莉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28-29.

[10]参见《电影文化(第一辑)》(吴永刚,1980)中的《我和影片〈神女〉》,转引自: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41.

[11]郑君里.阮玲玉和她的表演艺术[G]//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1023-1026.

[12]郑君里.阮玲玉和她的表演艺术[G]//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1025.

[13]田汉.三个摩登女性与阮玲玉[G]//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346.

[14]《龚稼农从影回忆录》中记载:阮玲玉死后,遗体移置万国殡仪馆,每日不下数万人前往瞻仰。安庆市一个名叫严少先的影迷,连看三场《神女》,然后在旅店自杀,遗书中留言:“吾爱阮女士,故愿追随而去,且亦效其服安眠药了此残生。”

[15]于蓝.苦乐无边读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6-47.

[16]指1942年5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7]于蓝.苦乐无边读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5-147.

[18]于蓝.苦乐无边读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5.

[19]于蓝.苦乐无边读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04.

[20]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

[21]于蓝.苦乐无边读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32.

[22]于蓝.苦乐无边读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37.

[23]《可凡倾听》栏目组.人生攻略:可凡倾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4.

[24]2016年担任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主席时对媒体记者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