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2000年以来

重建:2000年以来

大起大落过后,中国和重新叫回俄罗斯的邻国开始在互利互惠的准则下建立“君子之交”,相处松弛且富于弹性。

2006年,北京举办俄罗斯经典电影回顾展,放映《小维拉》《母与子》《高加索俘虏》等17部俄罗斯电影。

2007年,莫斯科举办中国经典电影回顾展,放映《红侠》《我这一辈子》《城南旧事》《黄土地》《红高粱》《本命年》《不见不散》《我的父亲母亲》等20部中国影片。

2009年,北京、上海举办俄罗斯电影展,放映《少女维拉》《潜艇沉没》《土耳其开局》《列车谋杀案》等8部俄罗斯电影。

2010年,莫斯科、圣彼得堡举办中国当代电影周,放映《神女》《十字街头》《女篮五号》《林家铺子》《手机》《两个人的芭蕾》《画皮》等7部中国影片。

2000年后,在中国产生轰动效应的影片是米哈尔科夫导演的《太阳灼人》。但就总体而言,已经走在市场化道路上的中国电影界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注给了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以及东亚日韩电影,透过其成熟的类型电影和作者电影,学习商业电影法则,追寻共同文化价值。而同样处于转型期的俄罗斯电影已经提不起中国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