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北京电影学院学者文库编委会名单
写在前面
第一辑 历史叙事
导演的谱系
一、生存与策略
二、认同与抉择
三、历史与叙事
四、被时间放逐
五、拆构与建构
六、边缘与主流
结语:代群的消失
电影的自觉
一
二
三
四
乡土寓言
一、孙瑜:田园理想的幻象
二、《槐树庄》:阶级斗争的演练场
三、《黄土地》:寻根与反思的镜像
四、90年代:质询现实的迷惘
新旧之交
一、一种新势力的崛起
二、一个旧片种的复兴
三、一种姿态的恪守
四、一些新的光亮
大时代小时代
一
二
三
结语
民国故事
一、《让子弹飞》:土匪的癫狂
二、《一代宗师》:武林的狷介
三、《黄金时代》:文人的模样
四、《师父》:武者的操守
五、《罗曼蒂克消亡史》:黑帮的面子
六、《不成问题的问题》:官吏的道行
七、民国景观的婵变
家之嬗变
一、被侵犯的家
二、小家与大家
三、离散的家
第二辑 女性映画
世纪女生相:阮玲玉、于蓝、巩俐
阮玲玉
于蓝
巩俐
结语
她们的声音
一
二
三
四
女导演们
一、胡玫:体制内运作与男性英雄塑造
二、李少红:市场化生存与女性策略
三、徐静蕾:由明星而导演
四、2013:“她”的一年
第三辑 地域景观
北京电影(1949—1966)
一、向苏联电影取经
二、两大影片类型
(一)文学改编
(二)戏曲银幕化
三、四大创作集体
四、七大表演明星
结语
香港电影的变迁
一
二
三
四
五
结语
沉重的苏维埃银幕
一、蒙太奇学派的诞生
二、现代电影意识的觉醒
三、艺术理念的历史回旋
中苏电影的历史交集
序曲:1949年前
高潮:20世纪50年代
(一)苏联人走进来
(二)中国人到苏联去
凛冬: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回暖:20世纪80年代
重建:2000年以来
结语
第四辑 理论笔记
电影学说剪影
1.作者研究
2.类型研究
3.明星研究
4.文化研究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
一、革命艺术
二、“吸引力”电影
三、“杂耍”蒙太奇
1.节拍蒙太奇
2.节奏蒙太奇
3.主音蒙太奇
4.谐音蒙太奇
5.理性蒙太奇
四、“理性”史诗
五、得失之间
认识符号学
一
二
三
新话语迷思——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理论
表述的危机:电影与文学性、戏剧性及娱乐性
皈依本体:遭遇巴赞与克拉考尔
重建范式:补课结构主义理论
文化批判:解构本土电影
无边的家庭情节剧
一
二
三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