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故事


梓洋:嘉广集团音乐生活频率主持人
金身强:嘉善地方档案史料收藏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张大千是四川人,他的作品为何会收藏在嘉善博物馆?他与嘉善有何渊源?
梓 洋 金老师,这幅张大千水墨自画像是他在什么时候创作的?
金身强 这幅画创作于“己巳初夏”,就是1929年初夏。这个时候张大千正好三十岁。他一生中创作的自画像有一百幅左右。
梓 洋 我查阅资料时发现张大千挺爱画自画像的,看来这是真的。
金身强 是的。他三十岁的时候,创作了两幅自画像,一幅是《松下高士图》,还有一幅就是这幅送给孙爱棠的自画小像。孙爱棠是上海的一个实业家,也是张大千的好朋友。这幅自画像是水墨画,但又跟传统的水墨画不一样,它运用了西洋画明暗对比的画法。你看那个头发、胡子是墨分五色,非常漂亮。这幅画体现了张大千早期的风格。他去敦煌写生之后,风格又变了,融入了敦煌绘画的技巧,变得更加成熟。这件作品是张大千自画像里相当早的一幅,所以说非常珍贵。
梓 洋 张大千是四川内江人,嘉善博物馆怎么会收藏张大千的自画像?
金身强 1929年下半年,张大千从上海到嘉善的“来青堂”定居,“来青堂”的位置就在嘉善南门,一住就是五年。
其实,张大千在嘉善还留下了一些文坛佳话,还有张老照片留下来了。这张照片是张大千等人在“元四家”(元代四位山水画代表画家)之一的吴镇墓前的合影。吴镇墓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梓 洋 那张大千跟梅花庵或者说跟嘉善有哪些故事?又有什么渊源?
金身强 梅花庵是吴镇墓所在地。吴镇是“元四家”之一,当时画分南北宗,张大千特别推崇南宗,所以他对吴镇非常崇敬。张大千为人比较高洁,作画水平也比较高超。张大千在嘉善的五年时间里,经常有朋友来见他,然后他会带朋友到吴镇墓,在墓前合影。据拍照的人说,有十几次合影,但只有这一张照片留下来了。这是1930年12月13日,张大千的母亲曾友贞七十岁生日的时候,张大千跟前来祝寿的人一起在吴镇墓前的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