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解构”

文物“解构”
img

海神庙始建于公元1730年,原有建筑分布在三条轴线上。现存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依次有庆成桥、山门、仪门、正殿、御碑亭。

海神庙正殿为五开间歇山顶建筑,下部是汉白玉台基,左右配殿以历代潮神水神从祀。

海神庙山门广场上有汉白玉石坊两座,高8.7米,下设四柱,上安三楼。东侧坊上额曰“保厘东海”“作镇南邦”;西侧石坊上额曰“雨阳时若”“仁智长宁”。额枋及柱子均浮雕海潮纹和云纹。

海神庙山门前立有一对汉白玉石狮(汉白玉是古代皇家建筑中的最高规格)。据传,这样高规格的石狮全中国只有两对,除了海神庙门口的这一对,还有一对在北京。

仪门,现在室内是海神庙陈列室,陈列原建筑模型、有关资料、实物构建等。

正殿,参照北京故宫太和殿的格局,建筑面积546平方米,高20米,为重檐歇山顶式宫殿建筑。五楹陛四出七级,廊柱、台阶、石栏板全部用汉白玉精琢而成。石栏板上还雕刻龙虎花鸟云水之纹。

殿内供奉的是“浙海之神”,海神身穿龙袍,手持臣下才有的朝笏,十分奇特。

正殿的左右两侧分别供奉的是钱镠和伍子胥。吴越王钱镠修筑钱塘江海堤并曾箭射海潮,被清帝封为“武肃王”;伍子胥,民间传说他是钱塘潮的潮神,被清帝封为“吴英卫公”。

在正殿后有八角重檐攒尖顶御碑亭一座,亭内御碑通高约5米,为汉白玉石质。碑额浮雕飞龙朱雀,双龙抢球。碑身及碑座周刻飞龙、如意、万字及海水图案,精美绝伦。碑身阳面为雍正的《海神庙碑记》,阴面为乾隆的《阅海塘记》。

img
img
img
img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