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解构”
2025年09月26日
文物“解构”
弘一法师《佛说阿弥陀经》抄本,五尺整张(153厘米×50厘米),共16张,全经文共1924字,除第一张和最后一张,中间每张均为120字,以纪念其父120周年诞辰。
1932年,弘一法师驻锡慈溪龙山镇伏龙寺,弟子刘质平适逢暑假,在寺中为师护法。为纪念亡父120周年诞辰,弘一法师历时16天至诚恭敬书就《佛说阿弥陀经》,刘质平则日日未明晨起,研墨侍纸,在旁报字。此经书成后,弘一法师将此墨宝赠予刘质平收藏。
经文书写字体为“弘体”,最大特点为于书法中融入佛法,跳出以往各派碑帖遗风视野,笔意上一洗原有的沉雄而变为清拔,用笔的挺劲、转折圭角的圆敛,替以清逸净化了的线条、疏朗修长的形质,整个面貌平淡、恬静、冲逸,刊落锋颖、脱尘无火。
2000年,刘质平之子刘雪阳将这件国宝捐赠给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珍藏,了却刘质平半个多世纪的心愿。


李叔同和他的学生(从左到右:丰子恺、刘质平、李叔同、潘天寿)

弘一法师塑像

天涯五友图(从左到右:李叔同、张小楼、袁希濂、蔡小香、许幻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