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故事

文物故事
img
img

嘉嘉:嘉广集团新闻综合频率主持人

董博:嘉善博物馆副馆长

印,可能印证着一个人的姓名,可能印证着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当然也可能印证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嘉善出土的这方南明铜印见证的就是历史。

嘉 嘉 董馆长,这方南明铜印是怎么来到嘉善博物馆的?

董 博 说起这方南明铜印,它是嘉善县凤桐乡的一个农民在平整菜地时发现的,当时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1986年11月,嘉善县博物馆成立,他得知有这样一个机构,就在1987年把这枚铜印捐给了博物馆。

嘉 嘉 这方铜印来到馆里后,馆里的专家是怎么判定它是一个富有历史感的东西的呢?

董 博 首先从它的造型来看,这是一个关防铜印。它有长方形的印纹,直柄的钮,这都是关防印的特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印文,写的是“总理两淮盐法”和“兼督江防军务关防”,一共14个字。而且除了印文,旁边还有边款,写了制作的年份和礼部制造的信息。

嘉 嘉 我们是通过哪些信息来判定它属于南明这一朝代的?

董 博 边款上写着“弘光元年四月”,“弘光”是南明的一个年号。

嘉 嘉 我们都知道,南明整个朝代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这方印呈现了怎样的历史故事?

董 博 首先我们看它的印文,说的是“总理两淮盐法”,而总理两淮盐法的官职设在扬州。所以说,这方印很有可能在扬州使用过,或者说是为了给扬州使用而造的。然后再看“弘光元年四月”,也就是1645年农历四月。当时正好是清军南下攻打扬州,史可法以一万士兵对抗十万清军的时候。所以,这方印正是反映了这样一个历史背景。

嘉 嘉 能不能给我们举个例子,这方印会在什么样的社会场景下用到?

董 博 这方印是否被使用过,目前还是一个谜。因为在弘光元年农历四月,它刚刚被铸造出来,但是这个时候扬州已经被清军围困得水泄不通,可以说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所以这方印,据我们推测,有可能它还没有到达扬州,扬州就被攻破了。

嘉 嘉 那么这方印对我们后人来说,有哪些意义呢?

董 博 这方铜印,最重要的就是它背后蕴藏了南明这一短暂王朝的一段历史,尤其是扬州城破、南京城破,清军继续南下到嘉善,嘉善也组织了义军对抗清兵的历史。